【国名】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Bosnia and Herzegovina),简称波黑。
【国旗】底色为蓝色,图案为金黄色大三角形,沿三角形的一条边还有一排白色星星。大三角形的三条边象征组成波黑共和国的三个主要民族,即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金色即太阳之光辉,象征着希望。蓝底色和白色星星象征着欧洲,标志着波黑是欧洲的一部分。
【国徽】蓝盾。一道白色的宽条斜贯盾面,上下各有三朵黄色百合花点缀盾面。
【自然地理】波黑共和国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之间。面积51129平方公里。
【国家政要】主席团行使国家元首职责,由波什尼亚克、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族各一名代表组成,任期4年。主席团主席为轮值制,由三族代表每8个月轮换一次。本届主席团于2014年10月组成。主席团成员为:伊万尼奇(塞尔维亚族)、伊泽特贝戈维奇(波什尼亚克族)和乔维奇(克罗地亚族)。3名成员均来自波黑中右政党。
波黑塞族共和国新一届政府成立 波黑塞族前领导人卡拉季奇
【人口】 384万(2011年),其中波黑联邦占62.5%,塞尔维亚族共和国占37.5%。主要民族为:波什尼亚克族(即原南时期的穆斯林族),约占总人口43.5%;塞尔维亚族,约占总人口31.2%;克罗地亚族,约占总人口17.4%。三族分别信奉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波什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
【首都】萨拉热窝 (Sarajevo) 是波黑的第一大城市,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常驻波黑国际组织的集聚地,有36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处集中于此。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43.8万人万(2012年)。
【行政区划】波黑由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
波黑联邦下设10个州:乌纳-萨纳州、波萨维纳州、图兹拉-波德里涅州、泽尼察-多博伊州、波斯那-波德里涅州、中波斯尼亚州、黑塞哥维那-涅雷特瓦州、西黑塞哥维那州、萨拉热窝州、西波斯尼亚州。
塞族共和国下设7个区:巴尼亚卢卡区、多博伊区、别利那区、弗拉塞尼察区、索科拉茨区、斯尔比涅区和特雷比涅区。1999年,设立布尔奇科特区,直属国家。
【简史】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2年3月,波黑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黑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战争。1992年5月22日,波黑加入联合国。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和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黑和平协议,波黑战争结束。欧盟从2004年12月开始在波黑部署维和部队,承接北约多国稳定部队的维和使命,并负责监督执行代顿协议。波黑战争给经济带来严重破坏,几近崩溃。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援助下,波黑经济恢复取得一定进展。
【资 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其中煤炭蕴藏量达38亿吨。图兹拉地区食用盐储量为欧洲之最。波黑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潜在的水力发电量达170亿千瓦。森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其中65%为落叶植物,35%为针叶植物。
【工 业】2011年波黑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电力152.8亿千瓦小时,煤1262.78万吨。2010年波黑工业产值同比增长6.4%。
【农牧业】2011年波黑主要畜产品饲养量:牛45.5万头,羊102.1万头,猪57.7万头,家禽1870.3万只。2011年波黑主要农产品产量:小麦21万吨,玉米120.3万吨,土豆41.3万吨。
【旅游业】2011年波黑全国旅游人数68.6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39.2万人次,国内游客29.4万人次,全年旅游者过夜人数150.4万人次。旅游设施主要有旅馆、浴场、私人小旅馆、汽车宿营地、温泉和疗养地等。主要旅游点是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和莫斯塔尔。
【交通运输】 波黑位于前南斯拉夫的中心地区,连接原南与欧洲的部分重要交通干线经过波黑。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2011年波黑全国注册机动车85.41万辆,其中小汽车73.53万辆,卡车74956辆,公共汽车3992辆,摩托车7715辆。
公路:2010年全国公路总长22600公里。2010年波黑全国公路运输:客运量2866.9万人次,货运量480.8万吨。
铁路:2010年波黑全国铁路运输:客运量89.8万人次,货运量1288.2万吨。
空运:波黑有4个国际机场,分别是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莫斯塔尔和图兹拉。2010年航空客运量为59.1万人次。
【对外贸易】2012年波黑进出口贸易总额231.11亿可兑换马克(约合157.2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8.58亿可兑换马克(约合53.46亿美元),进口额为152.53亿可兑换马克(约合103.76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铝锭、矿产品、木材、机械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食品、石油、化工、交通工具等。重要贸易伙伴为:克罗地亚、德国、塞尔维亚、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奥地利、黑山、俄罗斯。
【人民生活】1992年爆发战争后,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食品和医药用品极端匮乏。国际社会向波黑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援助。1995年代顿波黑和平协议签署后,人民生活有所改善。2013年3月,波黑人均净月工资约819可兑换马克(约合557美元)。
主办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和义路77号汇金大厦11-12楼 浙ICP备11018785号-1 |
传真:0086-574-87368100 法律部:0086-574-87253006 因私出入境:0086-574-87368765 单据和证明书:0086-574-87368213 ATA单证册:0086-574-87861221 |
监督电话:0086-574-87361370 外展部:0086-574-83076472 产地证:0086-574-87368211、0086-574-87368212 领使馆认证:0086-574-87368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