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 】黑山 (Montenegro)
【自然地理】面积仅为1.38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东南与阿尔巴尼亚为邻,东北部与塞尔维亚相连,西北与波黑和克罗地亚相接壤,西南部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长293公里。气候依地形自南向北分为地中海式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山地气候。一月平均气温5℃,七月平均气温25℃。
【人口】62万(2011年),黑山族占44.98%、塞尔维亚族28.73%,波什尼亚克族占8.65%,阿尔巴尼亚占4.91%。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首都】波德戈里察 (Podgorica),人口18.7万(2011年)。
【简史】 公元6世纪末和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9世纪,斯拉夫人在黑山地区建立“杜克利亚”国家。11世纪,“杜克利亚”改称“泽塔”,并在12世纪末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塞行政省。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现波德戈里察及其以北地区,泽塔王朝陷落。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黑山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山再次并入塞并加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法西斯入侵并占领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同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20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联邦解体,黑山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联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法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黑山就国家独立举行公民投票并获通过。同年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独立 。6月22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月28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 。
【政治】独立后,黑山政局稳定。2009年3月,黑山举行议会选举。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和社会民主党执政联盟再次胜出。
【宪法】黑山独立后首部宪法于2007年10月19日经议会审议通过,并于22日正式生效。
【议会】国家立法机构,一院制。议员通过直选产生,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09年4月23日组成,共有81个议席。
【政府】国家权力执行机构。本届政府于2009年6月组成,包括社会主义者民主党、社会民主党、阿尔巴尼亚民主联盟、波什尼亚克党和克罗地亚公民倡议。
【行政区划】共有21个行政区。
【司法机构】设宪法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上诉法院、经济法院、中级法院和初级法院。国家检察体系设有最高检察长、2个中级检察长和13个初级检察长。
【军事】
总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国家安全委员会是黑山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成员包括总统、议长、总理、国防部长、总参谋长。2006年11月,黑山首次设立国防部。同年,黑山军队取消义务兵役制。2006年12月,黑山成为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国”,2007年黑山获得北约对话国地位。2009年12月,黑山成为北约行动计划成员国。
【外交】
黑山政府以加入欧盟作为战略目标,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政策。
【与中国关系】中国和黑山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友谊。2006年6月14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复信黑山共和国外长米奥德拉格•弗拉霍维奇,表示中国政府决定自即日起承认黑山共和国,并强调中方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黑山共和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同年7月6日,李肇星和黑山外交部长米奥德拉格•弗拉霍维奇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良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双方在经贸、文化、旅游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
【对外关系】将融入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作为首要战略目标,重视发展同大国的关系,奉行睦邻友好政策,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008年底,黑山正式申请加入欧盟。2009年12月,北约批准黑山加入“成员国行动计划”,这标志着黑山加入北约的进程迈出实质性一步。2010年12月,获欧盟候选国地位。截至2011年7月,已同14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经济】20世纪90年代,黑山因受战乱、制裁影响,经济一路下滑。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及各项经济改革的推进,黑山经济逐步恢复,总体呈上升态势。旅游、建筑等产业是黑山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黑山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至今没有受到工业的严重污染。秀丽的风光、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观光旅游。因此,旅游业是黑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0.25亿欧元。
货币名称:欧元
【资源】森林和水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积54万公顷,约占黑山总面积39.43%。铝、煤等资源储藏丰富,约有铝土矿石3600万吨及3.5亿吨褐煤。
【工业】2009年工业产值同比下降32.2%,占国内生产总值10.8%。主要工业部门有采矿、建筑、冶金、食品加工、电力和木材加工等。
【农业】全国农业用地为51.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7.4%,其中可耕地面积为18.99万公顷,播种面积为3.1万公顷。
【服务业】2010年全国共有1118个服务单位,主要包括旅馆、餐厅、咖啡、酒吧等。
【旅游业】旅游业是黑山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外汇收入来源。自2006年独立以来,黑山旅游业发展迅速,主要风景区是亚德里亚海滨和国家公园等。2010年黑山游客总数约126万人次,同比增长4.6%。游客主要来自塞尔维亚、俄罗斯、波黑、阿尔巴尼亚等。
【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铁路:铁路总长250公里。2010年客运量75.7万人次,货运量121.3万吨。
公路:公路总长7763公里。2010年客运量620.9万人次,货运量183.9万吨。
空运:有2个机场,分别是波德戈里察机场和蒂瓦特机场。2010年共载客120.5万人次,载货量为2159吨。
水运:巴尔港为黑山主要港口,可停泊大型远洋轮船。2010年总运量为175.8万吨。
主办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波市委员会 地址: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和义路77号汇金大厦11-12楼 浙ICP备11018785号-1 |
传真:0086-574-87368100 法律部:0086-574-87253006 因私出入境:0086-574-87368765 单据和证明书:0086-574-87368213 ATA单证册:0086-574-87861221 |
监督电话:0086-574-87361370 外展部:0086-574-83076472 产地证:0086-574-87368211、0086-574-87368212 领使馆认证:0086-574-87368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