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36期








(一)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1、津巴布韦延长对进口牙膏保障措施调查期限
2025年5月7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津巴布韦代表团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2025年5月2日,津巴布韦调查机关在政府公报发布消息称,将进口牙膏(Toothpaste)保障措施的调查期限延长两个月,预计终裁将于立案之日起八个月内作出。
2、马来西亚对涉华PET树脂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5月6日,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PET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具体如下:中国为2.29%-11.74%该措施有效期为5年,自2025年5月7日起生效,至2030年5月6日终止。本案涉及马来西亚协调关税税号和东盟协调税则编码(AHTN)3907.61.00.00项下的产品。
3、印度对涉华黑色墨粉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5月6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黑色墨粉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建议继续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3707项下的产品。以下产品不适用于本案的反倾销措施:彩色墨粉、MICR墨粉(支票印刷专用墨粉)、原始设备制造商印刷设备用进口墨粉、墨粉盒用墨粉以及液体墨粉。
4、澳大利亚对华钢筋发起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5月5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39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InfraBuild (Newcastle) Pty Lt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直径小于等于50毫米的钢筋(Steel reinforcing bar)发起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损害调查期自2020年4月1日起。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7213.10.00.42、7214.20.00.47、7227.90.10.69、7227.90.90.01、7227.90.90.02、7227.90.90.04、7228.30.10.70、7228.30.90.40和7228.60.10.72。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8月25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10月7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5、美国ITC发布对机动自平衡车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5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机动自平衡车(Certain Motorized Self-Balancing Vehicles,调查编码:337-TA-1440)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4月16日作出的初裁(No.7)不予复审,即美国Unicorn Network, LLC. d/b/a/ Sisigad, Dover, Del为缺席被告。
6、美国ITC正式对含有C型利钠肽变体及其成分的药品启动337调查
2025年5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含有C型利钠肽变体及其成分的药品(Certain Drug Products Containing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Variants, and Components Thereof)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47)。
7、韩国对涉华工业机器人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5月2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案件调查号23-2025-2),应韩国生产商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涉案产品为有效载荷6~600千克,立式多关节(四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涉及韩国税号8479.50.9000、8515.21.1010、8515.21.2010、8515.21.3010、8515.21.9010、8515.31.1010、8515.31.9010项下的产品,但不包括小型高速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中国涉案企业包括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ABB ENGINEERING SHANGHAI LTD)、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KUKA ROBOTICS GUANGDONG CO LTD)及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LTD。除另行延期(最长两个月)外,预计初裁将于三个月内作出。
8、美国对碳钢合金盘条发起第二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5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碳钢合金盘条发起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的碳钢合金盘条发起第二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6月2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7月9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9、美国对瓷砖发起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5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瓷砖(Ceramic Tile)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与此同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进口自中国的瓷砖发起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的实质性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利益相关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日内向美国商务部进行应诉登记。利益相关方应于2025年6月2日前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回复意见,并最晚于2025年7月9日就该案回复意见的充分性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评述意见。
10、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床垫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5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床垫(Mattresses)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措施继续有效。
11、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环氧树脂双反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4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环氧树脂(Epoxy Resins)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否定性终裁,认定被主张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的涉案产品不会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基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否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将不对中国和印度的涉案产品颁布反倾销和反补贴征税令。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美国78%消费者因价格过高暂时放弃购买鞋类产品
根据AlixPartners 的最新报告显示,由于贸易关税导致鞋类成本飙升,消费者购买行为正在发生显著变化。2025 年春季美国鞋类消费者调查显示,78% 的消费者因价格过高而放弃购买鞋类,较去年上升了 12 个百分点。消费者计划在所有鞋类类别上减少支出,包括鞋/靴子(下降 29%)、时尚/正装鞋(下降 26%)、运动休闲/多功能鞋(下降 17%)和休闲鞋(下降 16%)。报告指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正在增加,缺乏促销活动成为放弃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 59%。此外,只有 5% 的受访者表示忠诚度计划会促使他们购买更多,显示出奖励计划的吸引力正在减弱。研究人员表示,消费者支出的减少是美国消费者行为更广泛重塑的一部分,进口鞋类占美国鞋类销售的 99%,而关税的增加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2、外媒:美国和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
经过数月的谈判,美国和乌克兰达成协议,双方将平分乌克兰未来出售矿产、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利润。美乌重建投资基金将使乌克兰保留“对其矿产资源、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的完全控制权”,据报道,这些资源价值3500亿美元。然而,作为其合作伙伴,美国将拥有承购权,确保在乌克兰被允许向其他国家提供资源之前,美国能首先获得资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左)和乌克兰第一副总理斯维里坚科星期三在华盛顿签署协议。
3、突发!科慕对中国出口钛白粉加收125% 关税附加费
5 月 7 日消息,全球钛白粉行业的领军企业科慕(Chemours),近日发布了一则震撼市场的涨价函,宣布针对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加收 125% 的关税附加费用。这一消息瞬间在行业内掀起波澜,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与热议。
科慕在涨价函中清晰阐明,此番调价的根源在于美国出口至中国商品的关税被大幅调整至125%。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动,使得科慕相关业务的成本呈几何倍数攀升。在对各类应对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后,为了确保能够持续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公司最终无奈做出了这一艰难决定。按照计划,此次价格调整将于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在合同允许的情形下,或是新订单生成之时正式生效。
4、受关税影响全球制造业活动今年首次萎缩
全球制造业活动在4月份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萎缩,主要是受订单和就业人数减少拖累。
彭博社报道,由于美国贸易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需求和企业预期,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指数从3月的50.3降至49.8。指数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萎缩。
根据这份报告,衡量工厂产出价格的指标小幅升至2023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4月份投入价格保持稳定,但平均水平远高于前两年。
新订单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萎缩,衡量出口订单的指标下降了2.8点。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与全球制造业活动放缓的趋势一致。这指数目前为47.2,是202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制造商正通过裁员来应对不断变化的供需状况。全球工厂就业指数连续第九个月萎缩,这是冠病疫情爆发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与此同时,亚洲各地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与欧洲的修正数据也显示,4月份全球制造业活动出现新的或持续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