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38期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美国:Temu放弃中国进口模式以规避美国高关税 2025年5月12日获悉,彭博社报道,跨境电商平台Temu宣布放弃依赖中国低价商品的运营模式,转向仅销售美国本地商家商品,以应对特朗普政府高达145%的对华进口关税。此前,Temu及Shein等企业因关税政策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品类涨幅超300%。Temu在声明中称,新推行的“本地化履约”模式旨在帮助美国商家拓展客源,同时维持终端售价不变。该平台正积极招募美国本地供应商,计划逐步替换中国直邮商品。2025年2月,Temu曾尝试“半托管”保税仓储模式,将中国商品批量运至美国仓库,但随着库存消耗,若高关税持续,补货成本将推高售价。 特朗普政府自2024年起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并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迫使电商平台调整策略。目前,沃尔玛、塔吉特等实体零售商尚未提价,但面临中国供应商拒绝承担关税成本、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压力。Amazon则因白宫施压,选择不标注商品关税成本,凸显零售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的困境。 分析指出,尽管Temu转型可能缓解短期关税冲击,但供应链重构将考验其成本控制能力。若企业无法消化关税成本,最终导致消费者端价格上涨,将加剧美国通胀压力。 【原文出处:彭博社】 2. 欧盟:TikTok因数据保护问题被欧盟罚款5.3亿欧元 2025年5月12日获悉,路透社报道,因在保护用户信息方面存在问题,TikTok被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ata Protection Commission,DPC)罚款5.3亿欧元(约合6亿美元),并被勒令如果其处理方式在六个月内不符合规定,则暂停其向中国传输数据。 DPC方面表示,中国字节跳动旗下的TikTok未能证明欧盟用户的个人数据(其中一些数据由中国员工远程访问)受到欧盟法律规定的高级别保护。该短视频平台并未解决根据中国《反间谍法》和其他法律可能获取TikTok数据的问题,因为这些法律与欧盟标准存在实质性差异。同时,DPC发现,尽管TikTok在四年的调查过程中一直表示没有将欧盟用户数据存储在中国的服务器上,但在2月发现有少量数据被存储在中国后才被删除。 TikTok表示强烈反对这一裁决,并表示它已利用欧盟自身的法律框架,特别是标准合同条款,授予严格控制和有限的远程访问权限。TikTok计划对该裁决提起上诉。TikTok表示,该裁决未能充分考虑2023年首次推出的数据安全措施,这些措施独立监控远程访问并确保欧盟用户数据存储在欧洲和美国的专用数据中心。 【原文出处:路透社】 3. 英国:能源巨头Ørsted放弃在英大型海上风电场项目 2025年5月12日获悉,路透社报道,丹麦能源巨头Ørsted表示,将放弃英国的一个大型海上风电场项目,理由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全球商业环境不断恶化。该公司表示,取消其位于英格兰东部海岸的2400兆瓦Hornsea 4海上风电项目将使其损失高达55亿丹麦克朗(约合8.3785亿美元),其中包括分离费用和资产减记。 由于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反对海上风电,削弱了业内投资者的信心,Ørsted的市值已从2021年峰值下降约80%。对其而言,曾经前景广阔的美国市场已被证明具有挑战性,该公司将评估美国关税和监管变化的进一步影响。 尽管暂停Hornsea 4项目,Ørsted仍强调将保留该项目开发权,未来将在更具价值创造潜力的条件下重新评估推进。与此同时,Ørsted继续推进其其他建设项目,包括德国Gode Wind 3的并网投产,使公司离岸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GW。 【原文出处:路透社】 4. 阿根廷:核能“三步”计划细节公布,未提及中核合作 2025年5月12日获悉,阿根廷《纪事报》报道,阿根廷核电公司新任总裁雷德尔公布核能“三步走”计划。 其中,第一阶段计划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利马市的阿图查(Atucha)核电厂址建设4台ACR-300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每座容量300兆瓦,首台机组计划2030年之前投运。第二阶段将出口该反应堆技术和运行该反应堆所需的燃料铀。第三阶段计划在巴塔哥尼亚建造一座核能城市,利用当地寒冷气候优势设置数据中心,发展人工智能。 阿根廷国有科技公司Invap去年在美国获得了名为ACR-300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专利。雷德尔表示,该项目最初计划生产四座ACR-300反应堆,并得到了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美国投资者的支持。他补充说,阿根廷不会向该反应堆投入任何资金,而是作为股东,但他没有透露阿根廷将拥有多少股份,以及这种新架构将如何运作。 早前的2024年12月20日,阿根廷总统米莱概述了新核能计划的初步细节,包括建设小型堆和开发铀资源。米莱的新核能计划中未提及阿图查3号机组项目,也未提及中国对阿根廷核能行业的进一步参与。2022年,阿根廷时任政府决定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建设阿图查(Atucha)3号机组,但该项目未取得进展。 【原文出处:阿根廷《纪事报》】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美国:降低中国小包裹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 2025年5月12日获悉,路透社报道,白宫当日发布总统签署的行政命令称,美国将从5月14日起对中国的小包裹关税税率,从120%降至54%,同时仍维持100美元的固定关税。 该行政令将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低到54% ,同时维持每件小额邮递物品100美元的从量关税,并撤销原计划于6月1日将小额邮递物品从量关税从100美元提高至200美元的规定。该调整适用于所有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进口进入美国关税区、用于消费的商品,或自仓库提取用于消费的商品。 路透社分析指出,尽管美国未恢复大陆包裹之前享有免关税的小额豁免(de minimis)政策,但关税下调仍有助于为希音和Temu等的在线零售商提供了喘息机会,让它们能以较低成本补充美国库存。贸易专家认为,这两家公司货会利用90天的缓冲期大规模进货,为美国仓库补货。 【原文出处:路透社】 2. 美国:储能业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产自美国的电网电池 2025年5月12日获悉,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官网消息,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代表美国能源存储行业在华盛顿宣布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承诺:将在2030年前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和采购“美国制造”的电网级储能电池。预计这项投资将为电池储能行业创造35万个就业岗位,并使美国成为全球电池制造业的领导者。本轮投资的产业目标是,到2030年满足100%美国本土电网储能项目的电池需求。实现这一目标需依赖稳定的税收政策、自由贸易框架及精简高效的审批流程。 此次声明与特朗普政府近年来推动本土能源生产和关键矿产开发的政策方向高度一致。能源存储作为基础设施现代化与绿色转型的关键一环,正在从辅助资源角色转向主力电源资源。美国能源存储产业希望借助这笔巨额投资,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25家电池制造工厂,不仅实现“从矿产到模块”的本地化生产,还要以此强化电力系统应对极端气候、老化基础设施等挑战的韧性。 据统计,目前全美已有31个州正在建设储能项目。制造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反过来也带动了制造环节的复兴,带动从基础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完整产业链重构。 【原文出处:美国清洁能源协会(ACP)】 3. 南非:国电Eskom公布3210亿兰特的资本支出计划细节 2025年5月12日获悉,南非工程新闻网报道,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公布未来五年3217.2亿兰特资本支出(capex)计划的细节,其中包括大幅增加电网相关投资的计划,以及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项目。 在向电力和能源投资组合委员会提交的企业计划中,Eskom表示,2026至2030财政年度的资本预算中,有1330亿兰特(41.2%)将由国家输电公司(NTCSA)支出,该计划要求到2035年增加14000公里的新输电线和相关的变电站基础设施。Eskom表示,分配给NTCSA的资本支出将从当前财年的99.6亿兰特增加到2030财年的387.2亿兰特。与2025财政年度相比,2027财政年度至2030财政年度分配给NTCSA的资本支出将增加五倍。 南非政府还打算用私人电网投资来补充国家电网管理局的资本支出,在11月招标之前将进行一个预置商业流程,用于独立输电项目采购计划的第一阶段,包括跨越7条经济走廊的1164公里输电线。 Eskom的发电业务预计仍将吸收五年资本支出预算中最大的一部分,预计约1400亿兰特,占43.37%。发电部门的资本支出中约有1850亿兰特将分配给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Eskom正建立一个独立的可再生能源业务,同时也在夸祖鲁-纳塔尔省的理查兹湾寻求一个天然气发电项目。 【原文出处:南非工程新闻网】 4. 阿塞拜疆:对华签署重大投资协议,拓展绿色能源合作 2025年5月12日获悉,里海新闻报道,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将绿色能源合作确定为阿中关系的优先事项,强调巴库对吸引中国投资的兴趣日益浓厚。 阿利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中国企业签署六项绿色能源项目协议,包括建设总装机容量为26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一座100兆瓦的浮动太阳能发电厂、一个30兆瓦的电池储能系统、一个2吉瓦的海上风能项目、另一个2吉瓦的风电项目的开发,以及在扩大可再生能源和规划国家电力系统方面的更广泛合作。阿塞拜疆能源部与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签署了《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规划的谅解备忘录》,旨在研究输电网,以促进2028年后可再生能源并网。 目前,中国31%的电力来自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尽管煤炭仍占据中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但预测显示,到2026年,太阳能将取代煤炭成为中国的主要电力来源。 阿塞拜疆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潜力估计为陆上135吉瓦和海上157吉瓦。到2030年,巴库计划部署6.5吉瓦的太阳能、风能和水电总装机容量。目前,已签署了10吉瓦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合同和谅解备忘录。据阿能源部称,阿塞拜疆的经济可再生能源潜力为27吉瓦。其中包括3吉瓦的风能、23吉瓦的太阳能、380兆瓦的生物能和520兆瓦的山河水能。 【原文出处:里海新闻】 二、研究分析 1.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贸易战如何破坏能源转型 近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表可持续发展、气候和地缘政治项目研究员Noah Gordon的文章称,贸易战呈现快速发展且混乱的局面。当前,中美贸易战呈现政策多变且影响深远的特征。美国目前对中国多数商品征收145%关税,中国则以125%关税回应,但部分战略性产品如电子产品获得的关税豁免展现出政策灵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锂离子电池单独进口面临关税,但嵌入笔记本电脑后即可免税,体现关税体系复杂性。与此同时,美国对全球钢铁铝制品征收25%关税的政策持续影响着多个行业。 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使得关税产生连锁反应。美国太阳能行业在过去十年经历了"打地鼠式"关税调整,最新政策已使从越南进口的电池板关税升至274%,导致安装商囤积500吉瓦组件以备需求。尽管拜登政府的产业政策推动50GW本土组件产能提前五年达标,但核心材料仍依赖进口,电池产能仅占全球主流技术的15%。更为严峻的是,美国公用事业依赖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填补电网存储缺口,而本土供应链建设尚需时日。 电动汽车行业则呈现分化态势:中国车企受高关税限制难以进入美国市场,但本土制造商依靠《通胀削减法案》支撑电池产业链建设。关键矛盾转向钢铁铝关税对整车成本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电池金属关税豁免的存续问题。电力变压器作为能源系统枢纽设备,因80%依赖北美进口面临两年交货期和价格翻倍困境,钢材关税加剧这一瓶颈。 化石燃料领域,美国对华130亿美元的油气出口虽受阻,但市场替代相对容易。行业真正危机源于油价跌至60美元/桶,达拉斯联储调查显示该价格已低于多数油井盈亏平衡点。OPEC增产冲击叠加钢材成本上升,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勘探均受压制。 稀土供应链暴露更深层危机,中国对镝、钇等关键元素的出口管制直接影响美国国防和清洁能源设备。尽管国防储备可应对紧急需求,但民用领域缺口达90%,永磁体供应链断裂风险更威胁风电与电动汽车产业链。美国虽启动本土化建设,但在中国占据87%精炼产能的现状下短期难有突破。 宏观层面,经济衰退预期与高利率环境双重冲击尤为显著:可再生能源因前期成本敏感,利率每增2%即导致成本增20%,相比天然气发电成本增幅翻倍。当前市场环境使得能源投资普遍受阻,BNEF预测2024年或成碳排放拐点,但经济衰退驱动的减排难以持续,正如2020年疫情后的短暂下降旋即反弹。 贸易格局重塑引发连锁反应,中国对美电池出口虽占其总产量15%,但美国70%锂电依赖中国进口的结构凸显不对等依赖。欧盟正酝酿新贸易策略应对潜在倾销,而价格竞争可能加速技术转移与市场重构。这种全球供应链调整虽可能短期压低排放,但系统性转型障碍仍在加剧气候挑战。当前贸易战的真正代价,或许是双向阻滞了清洁能源革命的推进速度。 【原文出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2. 世界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贸易观察简报》 近日,世界银行《2025年一季度贸易观察简报》披露,尽管全球面临进口限制政策收紧预期,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间货物贸易却逆势激增,服务贸易同步扩张,国际游客数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可能加征关税的预期成为关键驱动因素——该国在五个月内贡献了全球货物进口额增长的51.7%,进口额同比增幅在2025年1-2月达22.2%,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成为主要受益者,印度、越南等出口增幅超10%。 全球贸易呈现两极分化格局。货物贸易方面,按现价美元计算2024年整体增长1.9%,四季度同比增3.6%。机械产品(全年+10.3%)、电子产品(+3.9%)领跑增长,燃料贸易则因价格下跌同比缩减。地区差异显著:欧盟受制于经济疲软,进口连续下降,2025年初出口更缩减2.2%;中东因油价下跌出口受挫,但进口增长9.5%;中国在房地产市场拖累下四季度进口降1.7%,但出口受益于北美需求保持强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美地区进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形成新兴增长极。 服务业展现出结构性转变,2024年整体增长9%,占全球贸易份额达26.4%的15年峰值。交通物流服务随货贸增长上升9.1%,ICT数字服务保持8.7%增速。旅游业复苏尤为显著,四季度游客数量超出疫前水平2.8%,中东地区以巴林、沙特等国34%的增幅领跑,非洲游客增长8%;但美洲下降2%,加沙冲突导致以色列游客锐减79%。 供应链压力与运输扩容形成动态平衡。因红海局势致亚欧航线改道,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仍处三年高位,但集装箱船队规模2024年扩增6.3%有效平抑运价。数据显示,尽管亚洲至欧洲航程延长15-20天,现货运费仍低于五年均值。此种矛盾态势凸显全球贸易体系在政策干预、地缘冲突与运力调整间的复杂博弈。 【原文出处: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