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37期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匈牙利:外长表示欧盟对俄能源禁令威胁匈能源安全 2025年5月7日获悉,综合美国《政治新闻网》、“中欧能源合作平台”等媒体报道,匈牙利外交部长西雅尔多日前表示,欧盟委员会6日提出的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的计划将危及匈牙利能源安全。 西雅尔多称,欧盟此举将侵犯匈牙利主权。欧盟委员会的提议相当于让匈牙利为向乌克兰提供“毫无意义且无法衡量的支持”付出代价。西雅尔多表示,欧盟法律明确规定成员国可自行决定使用哪些能源以及在哪里购买能源。这种强制、人为且受意识形态驱动的对俄能源的排除,给多个欧洲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困难,损害许多欧洲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可能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我们拒绝接受这种做法”。 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一份旨在完全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路线图”新计划,以增强欧盟能源安全和主权,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此次发布的REPowerEU路线图概述了欧盟逐步有序淘汰剩余俄能源进口的系列战略举措,新计划还针对欧盟与俄在核能领域的联系。据悉,俄供应了欧盟五分之一的天然铀和38%的铀浓缩能力。匈牙利、芬兰、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和捷克这五个国家仍依赖俄罗斯设计的VVER反应堆。此外,欧盟在铀的转化、浓缩服务以及部分核反应堆备件、维护服务上仍依赖俄罗斯。 【原文出处:美国《政治新闻网》、“中欧能源合作平台”】 2.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裁员114人 2025年5月7日获悉,路透社报道,美国能源部专注于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研究的部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表示,其裁员了114名员工,包括研究员和运营人员。根据该实验室的网站信息,此次裁员人数约占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员工总数的3%。 当地时间5月2日,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特朗普2026财年自由裁量预算请求。据相关公告显示,该预算案取消了超15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IIJA)“绿色新政”资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等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减排等技术。该预算将能源部的资金重新调整为研究和开发能够生产丰富的国内化石能源和关键矿物的技术、核反应堆和先进核燃料的创新概念,以及促进稳定基荷电力的技术。NREL发言人表示“NREL继续在由联邦机构发布停工令、新的联邦指令和预算变化形成的复杂财务和运营环境中前行。”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隶属美国能源部是17个国家级实验室之一,也是美国太阳能、风能、氢能及电网整合研究的核心力量。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丹佛郊外南桌山园区,阿瓦达、费尔班克斯及华盛顿特区的附属机构员工也受波及。当地官员担忧,此次裁员将冲击科罗拉多州清洁技术生态。该生态依赖实验室开展先进测试与行业合作。 【原文出处:路透社】 3. 德国:塔尔海姆电池厂实施“短时工作制”应对经营压力 2025年5月7日获悉,彭博社报道,瑞士光伏制造龙头企业梅耶博格(Meyer Burger Technology AG)日前宣布其位于德国塔尔海姆(Thalheim)的电池厂将实施“短时工作制”,以应对经营压力。 据悉,异质结(HJT)太阳能光伏制造商梅耶博格宣布,从5月1日起,在其位于德国Thalheim的太阳能电池工厂引入短时工作(Kurzarbeit)制度。公司表示,此举旨在应对当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原材料供应瓶颈”,并在短期内降低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梅耶博格停止德国弗赖贝格工厂组件生产,取消美国科罗拉多州2GW太阳能电池制造工厂计划后,德国塔尔海姆工厂成为其主要的太阳能电池供应源。而且,受“短时工作制”影响,梅耶博格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古德伊尔(Goodyear)的太阳能组件工厂的生产流程也将进行调整。据悉,这家工厂的电池片主要来自德国塔尔海姆电池厂。梅耶博格还准备在古德伊尔工厂实施“进一步的员工调整”举措,以降低成本。 近年来,梅耶博格运营举步维艰。自2024年起,经历2次大规模裁员,分别是2024年1月,梅耶博格宣布关闭德国工厂并裁员约500人;2024年9月,梅耶博格首席执行官以及首席财务官双双离职,同时宣布裁员近20%。不仅如此,梅耶博格近日将原定于今年4月15日发布的年报,推迟至今年5月底发布。 【原文出处:彭博社】 4. 英国:Drax集团暂停苏格兰抽水蓄能设施的升级计划 2025年5月7日获悉,据彭博社报道,Drax集团暂停了对苏格兰抽水蓄能设施的升级计划,这对英国政府发展清洁电网的努力造成了打击。 英国政府建立了一个补贴机制来支持长期储能项目——比如扩建现有Cruachan抽水蓄能设施,新建600兆瓦的Cruachan II项目——这是其清洁能源战略的关键。Drax表示,由于成本上升和资本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它不会参与该计划的前期阶段。 为了实现到2030年拥有清洁电网的目标,英国需要将其长期储能增加到4-6吉瓦。Drax的举动表明,这些计划对那些在开发项目时要平衡股东需求和盈利能力的公司的决策是多么敏感。 Drax公司表示,将继续评估该项目。该公司还表示,它将与政府和监管机构就“能够充分降低风险并激励此类项目投资的政策环境”进行接触。政府所谓的“上限和下限”补贴机制旨在解决“收入不确定性”,该公司强调,这是过去几十年长期储能投资不足的一个原因。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是将水抽到较高的水库,然后将其释放,使水通过涡轮机向下流动,在需要时产生电力。该技术的开发人员表示,它可以帮助平衡电网中可再生电力的波动。其他长期储能技术包括液态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液流电池。 【原文出处:彭博社】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澳大利亚:工党压倒性获胜,可再生能源转型或加速 2025年5月7日获悉,可再生经济网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率领执政党工党赢得2025年联邦选举,实现连任。工党在澳大利亚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意味着联邦政府现在有明确的授权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反对党核能愿景被拒绝,反对党领袖达顿丢掉议席,影阁能源部长泰德·奥布莱恩也差点丢掉议席。 澳将主办2026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并需要提交其2035年的减排目标。工党是满足于为了执政而执政,还是希望留下持久的政治遗产,其很可能还有六年的时间来真正有所作为。挑战依然存在,能源和气候部长克里斯·鲍恩和工党团队需要思考如何以最佳、最公平的方式实现绿色能源转型的第二阶段,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阶段。 澳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为40%,目标是到2030年将这一比例翻一番,达到82%。鲍恩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保及时、大规模地建设足够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设备供应、土木工程成本上涨以及确保熟练劳动力方面依然存在困难。 【原文出处:可再生经济网】 2. 西班牙:电力公司Endesa吁改善核能和电网投资框架 2025年5月7日获悉,路透社报道,西班牙电力公司Endesa首席执行官敦促该国决策者重新审视核电厂的税负,并提高电网投资的回报。 4月28日,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规模停电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到2035年逐步淘汰西班牙所有核反应堆计划的争论,以及投资电网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太阳能和风能输出的必要性。5月6日,核能游说团体要求政策制定者降低税收,称目前的税收政策使核电站无法在市场上竞争。 Endesa首席执行官Jose Bogas表示,西班牙需要一个强大而有弹性的电网。他说:“多样化和有竞争力的发电组合也至关重要。为此目的,有必要审查核电的税收,以确保其经济可行性,以便在未来几年提供安全的供应。” Endesa公司还表示,随着电力需求显示出稳定增长的迹象,并网请求激增,需要更高的电网投资回报。电网投资回报率应从目前的5.6%提高到7.5%左右,并必须对企业投资电网的上限进行审查。在此之前,Endesa公司的收益报告显示,其第一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92亿欧元翻了一番,达到5.83亿欧元(6.62亿美元),超出预期。 【原文出处:路透社】 3. 芬兰:中芬合资锂电池材料工厂在东南部城市破土动工 2025年5月7日获悉,《联合早报》报道,中国与芬兰合资、芬兰首家锂电池材料工厂在芬兰东南部城市科特卡(Kotka)破土动工,工厂将为欧洲及全球电池制造商生产锂离子电池所需的正极活性材料。 作为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芬兰矿业集团的合资企业,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据介绍,芬兰工厂投资约8亿欧元(约11.90亿新元),计划于2027年投产,初期年产能约6万吨,后续还将大规模扩产。 芬兰经济事务部长维莱·吕德曼在开工仪式上指出,该工厂将成为芬兰电池产业战略的基石,亦是中芬两国在探索创新能源解决方案、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等方面合作的范例,并有望在全球工业脱碳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芬兰矿业集团首席执行官马蒂·希耶塔宁说:“工厂的开工建设是芬兰电池产业价值链发展的重要一步。整个电池行业可以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并带来显著经济增长。” 据介绍,正极活性材料是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所需的关键材料,随着交通电动化进程加速,其需求将大幅增长。 【原文出处:《联合早报》】 4. 美国:中国新能源集团公司在加州部署生物反应器 2025年5月7日获悉,雅虎新闻报道,在美上市的中国新能源集团公司宣布,与加拿大艾伯塔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商BioEnergy Solutions Inc.开发的合成气技术生物反应器(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式废物能源转化系统)将实现首次商业部署。 该初始装置拟设于美国加尼福尼亚洲圣华金谷(San Joaquin Valley)一家大型养牛场。根据协议,中国新能源集团公司将成立一家名为合成气生物能源公司(SynGas BioEnergy Corporation)的多数股权商业化实体。中国新能源集团公司将为该子公司提供资金,用于生物反应器技术的建设、安装和持续运营。 该生物反应器安装在一个40英尺(约12米)的集装箱内,利用热解技术将牛粪和其他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清洁的热能和生物炭。该紧凑型系统每小时可从2吨牛粪中产生高达1.5兆瓦的电能。生物反应器将放置在靠近垃圾处理场的地方,为所有农业生产活动创建一个微电网。 继首次部署之后,中国新能源集团计划在加州全州范围内部署约2683台生物反应器装置。每年的潜在能源总产量超过3500万兆瓦时——以每千瓦时0.20美元的电价计算,预计年能源收入可达70亿美元。 【原文出处:雅虎新闻】 二、研究分析 1. 《金融评论报》:中韩电池之争从电动汽车延伸至电网储能 近日,《金融评论报》报道,全球可再生能源和数据中心需求的激增,推动了电池用于电网储能的繁荣,为主导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的中国和韩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开辟了新的战线。 根据电池咨询公司Rho Motion的数据,储能系统(ESS)在全球电池市场的占比已从2020年的5%增长至20%。到2030年,全球电池储能容量将从去年的340千兆瓦时增长一倍以上,相当于760万辆电动汽车电池的总容量。受中国国内需求激增的推动,中国电池占全球储能系统容量的近90%,其中美国市场份额超过80%,欧洲市场份额超过75%。但中国电池公司被特朗普课以重税,给试图在美国和欧洲卷土重来的韩国电池公司带来了希望。 Rho Motion的研究主管伊拉·休斯表示,韩国电池制造商曾经引领该行业,因为他们专注于生产高镍电池,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于中国制造商青睐的磷酸铁锂(LFP)电池。但韩国高镍电池发生一系列火灾,加上价格更便宜、性能越来越高的中国替代品的兴起,导致过去十年来电池行业转向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得益于成本优势和技术创新,中国电池出口商有可能承受超过150%的关税。 中国在储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已引起一些西方政策制定者的不安,尤其是在美国,中国的电池系统已被禁止用于军事设施。这给韩国企业带来了希望,他们正在建设新的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改造部分高镍生产线,甚至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转换为生产储能电池。 【原文出处:《金融评论报》】 2. 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光伏产能过剩将持续至2027年 近日,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BNEF)发布的《2025年能源转型供应链报告》显示,尽管全球经济体正积极推进清洁技术本地化(onshoring)与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中国依然在全球清洁技术制造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清洁技术工厂投资中,中国占比高达约76%,投资重点集中在太阳能组件、风力涡轮机和储能电池领域。 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在本土的投资规模是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的5倍。除氢气电解槽外,中国在报告涵盖的所有关键领域的制造能力中均掌握了超过70%的全球产能。单在太阳能领域,2024年中国已占据全球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的80%以上。 报告称,2024年成为太阳能行业的转折点,全球大规模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滑,制造商利润空间受到严重压缩。中国五大太阳能企业的平均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率已从前一年的12.4%跌至2024年的4.7%。这种趋势不仅出现在太阳能领域,也同样影响到了其他清洁技术行业。 BNEF预测,全球产能过剩的状况至少将持续到2027年,尤其是在太阳能和电池制造领域。该报告主要作者、BNEF贸易与供应链负责人Antoine Vagneur-Jones表示:“虽然行业仍在调整中,但可明确的是:产能过剩将长期定义清洁技术供应链。随着价格进一步下跌,新兴市场将迅速扩大对能源转型产品的进口。” 尽管政治与金融风险存在,报告认为中国仍将是全球清洁技术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这也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问题。 尽管美国正通过巨额补贴引导清洁技术发展,预计其补贴规模到2032年将达169万亿美元,超过其他国家总和。但报告预测,新一轮针对中国材料的“特朗普式关税”可能放缓美国的产业推进速度。此外,政治不确定性可能威胁到美国多领域价值达1100亿美元的拟建制造项目,包括影响上届政府《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提供的补助资金。 相比之下,欧盟的清洁技术补贴总额仅为325亿美元,这一较低的扶持力度已经影响了本土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光伏行业,多家标杆企业被迫缩减业务甚至面临破产。 【原文出处:彭博新能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