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事务 >> 预警信息
返回

宁波市贸促会“一带一路”境外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每周信息总第46期

发布日期:2025-03-28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美国:特朗普正式对全部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2025年3月24日获悉,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正式将所有钢铁和铝制品进口关税提高至25%,并承诺税收将有助于创造美国就业机会。然而,他摇摆不定的关税威胁引起股市震荡,并引发对经济放缓的担忧。特朗普取消了2018年对金属关税的豁免,并将铝关税从10%提高至25%,还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分别征收关税,并计划从4月2日开始对欧盟、巴西和韩国的进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
欧盟12日宣布反制措施。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由于美国“实施关税,将以价值260亿欧元(约合280亿美元)的反制措施作为回应。”这些措施不仅涵盖钢铁和铝制品,还包括纺织品、家用电器和农产品,预计4月1日生效。
白宫指出,沃尔沃、大众和本田等公司正在探索扩大其美国业务。然而,未来可能面临价格上涨、销量下降和利润减少可能会使一些公司不愿投资。
【原文出处:美联社/《联合早报》】

2. 韩国:将加强金属进口审查与反规避措施以应对美关税
2025年3月24日获悉,彭博社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钢铁和铝进口征收25%的关税后,韩国将加强对金属进口审查,以保护其生产商免受本土市场的潜在倾销。
韩国是亚洲主要的金属生产国,在美国关税生效后,韩国并未立即采取任何报复性措施。相反,韩国派出贸易部长前往美国华盛顿,加快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并承诺在3月底前拿出支持本国企业的措施。
韩国工业部将召集商界领袖开会,讨论如何加强对美国关税的联合应对。他敦促企业积极联系美国利益相关者,并实时与政府分享讨论细节。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表示,政府将根据此次会议制定应对不公平进口的计划,措施将包括加强对进口的监控和反规避措施。
【原文出处:彭博社】

3. 澳大利亚:中国关联投资者未遵指令北方矿业融资受阻
2025年3月24日获悉,澳大利亚人报网报道,部分中国关联投资者未能遵守澳政府指令,按要求出售在北方矿业公司(Northern Minerals ASX:NTU,下称北方矿业)西澳Browns Range稀土项目所持股份,进而影响北方矿业融资进展。澳国库部长查尔默斯此前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五家涉嫌与中国有关联的实体在2024年9月前完成股份出售。
目前,北方矿业在财务困境中艰难维持运营,因外资持股问题,其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的进程面临障碍。澳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仍在对该公司进行审查,在未解决中国关联投资问题前,其获取政府融资可能性较小。Browns Range项目被视为澳战略性资源基地,镝和铽储量丰富,这两种关键稀土元素在国防系统中具备重要作用。
【原文出处:澳大利亚人报网】

4. 巴西:中国车企游说卢拉政府勿对其汽车产品进行调查
2025年3月24日获悉,巴西《经济价值报》报道,中国正在巴西采取游说举措,说服卢拉政府不要对自中国进口的汽车产品展开贸易救济调查。巴西全国汽车制造商协会证实,目前正在向政府申请对中国汽车企业进行调查。
中国产品目前已成为巴西贸易保护调查的最大目标,占巴西已征收附加税的三分之二(总计82项附加税中的53项),另在进行中的43项调查中,也有33项涉及中国产品。巴方采取的密集贸易防御措施引起中国企业不满;加之,美国和欧洲宣传“发展中国家因中国过剩产能而受到损害”,因此中国非常关注巴西是否对其采取更多保护措施,并要求巴西政府谨慎决策。
此外,尽管卢拉在2004年承认过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这一说法从未得到过巴西官方和工商界的承认,这也不利于中国应对巴西展开的反倾销类调查。
【原文出处:巴西《经济价值报》】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德国:中德经济界呼吁简化中国人赴德签证手续
2025年3月24日获悉,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中德两国的商界人士抱怨,中国人申请赴德签证难度大,阻碍了商业来往。官方数据显示,德国驻华使领馆收到签证申请数量仍过低。根据德国联邦政府对联盟党团一份有关政府“中国战略”的询问回复列出的数据,2024年,德国驻中国的使领馆签证处共签发了27.7万份签证。其中普通申根签证的申请数比2019年减少近40%。
在德使领馆签证申请时间过长与所需文件繁复,是不少中国人赴德前办签证的不愉快经历。与此对比,德国人到中国旅行则容易得多。2024年11月以来,德国人来华探亲访友、旅游、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或经商,可免签入境中国停留最多30天。德国中国商会希望,德国也能采取类似措施,指出简化签证手续是促进双边交往的一个重要步骤。
【原文出处:德国之声中文网】

2. 哈萨克斯坦: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运输量同比增62%
2025年3月24日获悉,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交通部称,哈持续改善物流基础设施,鼓励国内出口商使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TITR)。2024年,该路线运输量450万吨,同比增长62%,集装箱运量5.65万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1.7倍。中-欧方向完成箱量3.56万个标箱,同比增长26倍。2025年预计运量为520万吨,其中包括7万个标箱集装箱运输量。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是一条贯穿中国、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并进一步延伸至土耳其和欧洲国家的国际运输走廊。
【原文出处:国际文传电讯社】

3. 阿根廷:增加阿能源公司圣克鲁斯水电站财政预算
2025年3月24日获悉,阿根廷《金融界报》报道,因2025年财政预算未获通过,阿根廷政府日前在《官方公报》发布第186/2025号法令,决定在延用2023年预算基础上,对预算分配做出调整,优先划拨安全、卫生、能源、教育等关键领域,削减对公共企业财政援助和对地方关系及区域发展相关预算。法令指出,将增加对阿根廷能源公司(Enarsa)预算,用于支付圣克鲁斯水电站相关费用。
另据阿根廷《南方观点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尽管目前各方正在努力解决分歧并取得一定进展,但项目重启的关键在于顺利签署项目第十二号补充协议,若缺乏该前置条件,工程仍将面临无法重启的不利局面。
【原文出处:阿根廷《金融界报》/《南方观点报》】

4. 欧洲:比亚迪计划年内确定欧洲的第三家工厂选址
2025年3月24日获悉,路透社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的欧洲特别顾问阿尔塔维拉表示,公司计划在7至8个月内完成欧洲第三家工厂的选址工作。比亚迪位于匈牙利的首座欧洲工厂将于10月投入运营,土耳其的第二家工厂预计于2026年3月投产,全面运营后年总产能将达50万辆汽车。
阿尔塔维拉在米兰会议上表示,所有国家均在考虑范围内,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阿尔塔维拉否认德国为首选,称其为“不合逻辑的选择”,并强调选址将基于生产汽车和电池竞争力,但“很难想象”在“对中国不友好”的国家设厂。
关于意大利是否成为候选,阿尔塔维拉指出,意大利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比亚迪已与多家意大利供应商签订匈牙利工厂的供应合同,包括布雷博、倍耐力和普瑞玛工业。
【原文出处:路透社】


二、研究分析

1. WTO:世贸组织发布最新货物贸易晴雨表报告
近日,世贸组织网站发布《2025年1月货物贸易晴雨表》。2025年1月,晴雨表指数为102.8,高于季度贸易量指数和基线值100,与去年12月的102.7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货物贸易晴雨表是全球贸易的领先综合指标,数值高于100表明贸易量高于趋势水平,低于100则表明贸易量低于趋势或即将下降。当前晴雨表指数为102.8,通常意味着全球商品贸易高于趋势水平,且增长正在加快。然而,近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可能导致企业和消费者为了规避未来可能出台的贸易措施而提前进口,从而在短期内推高贸易量,但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可能因此减弱。因此,对当前晴雨表指数的解读应保持谨慎。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3.3%,继续从2023年的贸易低迷中复苏,与WTO去年10月的预测基本一致。尽管全球平均水平保持稳定,但地区间差异显著,欧洲进出口表现弱于预期,而亚洲出口和北美进口则超出预期。WTO的下一期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将于2025年4月发布。
晴雨表的所有分项指数目前均处于或高于趋势水平,其中出口订单(101.0)、电子元件(102.3)和原材料(101.6)处于趋势水平,而汽车产品(105.5)、集装箱运输(103.7)和空运(102.7)则不同程度高于趋势水平。出口订单作为最具预测性的分项指数,接近基线值100,需密切关注其变化以判断是否会出现贸易放缓的迹象。
【原文出处:世贸组织网站】

2. 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美削减对外援助不敌中国软实力
近日,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刊文,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证实,美国计划削减国际开发署83%的项目,对美国软实力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国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者,尽管影响程度尚无法量化,但粗略计算显示,美国在40多个国家的更大合作伙伴地位将让位于中国。
21世纪初,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主要发展融资国,2009年双边援助承诺总额超过美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扩张的推动下,2010年代中期,中国已稳固成为全球最大的双边债权国和基础设施合作伙伴。但随着人们对债务可持续性、项目质量的担忧日益加剧、来自传统捐助国的竞争加剧以及国内经济挑战,中国的融资势头在2017年发生了转变。疫情加速了这种下降趋势,到2020年,美国已重新夺回全球最大双边发展伙伴的地位。
美国削减援助后,中国发展资金超过美国的国家数量从44个增加到84个,而美国作为最大合作伙伴的国家将从98个减少到52个。美国发展预算的剩余部分目前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东非。相比之下,资源丰富的南部非洲和西部非洲正转向北京。美国在东南亚的发展存在已降至微不足道的水平。在太平洋地区,美国的援助足迹现在完全取决于其自由联系协议的不确定状态。
美国撤资的时机对中国来说可谓恰逢其时,因为中国近年来一直在努力修复其援助项目的声誉和战略。长期以来,北京一直推崇其南南合作模式,将其作为西方援助的替代方案。美国削减援助还破坏了其外交政策的一个支柱,即使中国按兵不动,其影响力也会填补美国撤出留下的空白。
【原文出处: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