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92期








(一)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1、澳大利亚对华铝型材作出第三次双反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10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96号公告称,澳大利亚工业与科技部长通过了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型材(Aluminium Extrusions)作出的第三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终裁建议,决定自2025年10月29日起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税率为0.8%-29.4%,其中出口商固美金属股份有限公司(Goomax Metal Co., Ltd)为5.6%,广东金协成铝业有限公司(Guangdong Jinxiecheng Al. Manufacturing Co., Ltd)为0.8%,佛山澳美铝业有限公司(Press Metal International Ltd)为18.1%,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Guangdong Xingfa Aluminium Co., Ltd)为4.5%,参与调查未抽样出口商为1.7%,不合作、非合作及s中国其他出口商为29.4%。
2、澳大利亚对涉华精密钢管发起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10月16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106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和韩国的精密钢管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对进口自中国的精密钢管发起第一次反补贴日落复审调查。本案的调查期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损害调查期自2021年7月1日起。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7306.30.00.30、7306.50.00.45和7306.61.00.21。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1月24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6年3月20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哥伦比亚总统下令取消布料与皮革关税
据哥伦比亚《共和国报》10月12日报道,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近日指示该国贸工部全面取消对布料和皮革征收的关税。
佩特罗总统表示,此举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附加值并促进出口,哥服装制造业质量上乘,若能减轻资金负担,将显著提升出口竞争力。纺织行业代表克里亚多指出,全国共有约14.2万家以大众经济为基础的中小企业,占行业总量的99%,支撑着哥时尚产业的就业。他呼吁政府继续行动,取消纱线等原材料的关税,以刺激基层经济。
2、新兴市场贸易机遇彰显中小微外贸企业风险管控能力需加强
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分三期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多场主题论坛关注中小微外贸企业,应对海外新兴市场的机遇与风险。
其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2025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SMERI)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对我国外贸稳定形成挑战;与大型外贸企业相比,中小微外贸企业面对外部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在获取海外市场信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拓展海外渠道等方面存在迫切需求。
其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风险需要尤其关注。
一、美国贸易政策调整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世界贸易风险的最大变量。特朗普新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其推行的“对等关税”等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直接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原则,破坏多边贸易规则,产生关税叠加效应,将加剧贸易摩擦,撕裂全球供应链体系。
二、美方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免税待遇,给中美跨境电商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导致中小卖家退出率激增。
三、美国计划对中国船运加征关税,对我国在技术领域的制裁封锁还将进一步升级。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杠杆”迫使第三国在战略领域选边站队,对我国外贸市场形成联合打压之势。
四、欧盟推行对华“去风险”战略,已发布对华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方案,未来其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关键原材料、半导体等领域政策或将更趋强硬。预计全球产业链短期内将陷入混乱,对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链配套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产生极大影响。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汇兑风险上升,部分国家支付违约率、欺诈案件数量增加。据目前预测,未来一段时期,不排除美国等进口商因关税成本飙升拖延付款或取消订单,加剧企业坏账风险。另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违约风险也出现上升。例如,老挝作为主权债务困境国别,主权债务偿还可持续性较弱,外汇管制可能进一步趋紧;印度业务风险持续处于高位;孟加拉、埃及债务风险仍然偏高;越南、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面临外汇储备下降或不足情况;阿联酋宽松的准入门槛给诈骗可乘之机,近期买方欺诈案件增多,所涉及货物价值高、品类广。此外,欧元兑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也需要警惕。
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对自贸伙伴进出口占比提升到了34%,“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比重首次超过50%。
同时,当前世界各国正积极启动经济刺激及加速计划,对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目前,我国依托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集成优势,小到咖啡机、扫地机,大到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出口产品科技含量持续提升,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
从海外市场结构上看,新兴市场正在涌现出大量商业机会,新兴市场多个行业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增长迅猛,其中机械、电力、运输设备贸易额增长亮眼。另外,在国际贸易格局重构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东道国设厂生产”的出海模式逐步形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搭建全球生产销售网络奠定基础。
不同地区关注不同风险。上述《报告》结合对企业的问卷调研指出,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市场及客户相对集中且固定,主要涉及欧洲、北美及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SMERI指数处于高及较高风险档位,未来国别风险可能出现区域性分化。
同时,鉴于中小微外贸企业贸易市场多元化布局及调整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关税壁垒与贸易管制将加剧供应链紊乱,企业将面对成本激增、交货滞后乃至合约违约、订单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口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调研结果亦显示,最受企业关注的前五大产业链依次为: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家电及消费电子、新能源产品及相关设备以及电子信息产业。
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企业容易受到贸易壁垒升级及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的冲击,较易面临订单减少、利润空间压缩的困境;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企业,则面临合规成本陡增和技术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同时,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与安全,对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加之海外竞争者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加大投入并实施技术封锁,使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
此外,我国中小微外贸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两大风险即买方信用风险、汇率及汇兑风险。其中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偏弱,在换汇能力上也与大型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将承受较大收汇风险。
信息来源:新华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参考消息网、宁波市皮革行业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