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企业“一带一路”境外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每周信息总第37期








宁波企业“一带一路”境外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每周信息
2025年1月17日
总第37期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美国:将腾讯、宁德时代列入涉嫌协助军方公司名单
2025年1月13日获悉,路透社报道,美国防部近日称,已将腾讯控股和宁德时代等中国科技巨头列入与中国军方合作的公司名单。此次被列入名单的还有长鑫存储科技、移远通信、Autel Robotics、华大智造科技和原点科技等企业。
首份名单于2021年唐纳德•特朗普第一任期尾声所通过的一项法律授权发布,至今列入清单的企业数量已经扩大到134家,包括按市值计中国前20大企业中的4家,它们的总市值接近1万亿美元。
虽然该认定不涉及立即实施禁令,但可能会对相关公司声誉造成打击,并向美实体发出严厉警告,提醒其与这些公司开展业务存在风险,另也可能给财政部施加制裁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防部将北京旷视科技、中国铁道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企业移出名单。
【原文出处:路透社】
2. 德国:德内政部长警告称德铁应核查华为部件安全性
2025年1月13日获悉,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德国内政部长费泽尔对于德国铁路公司在其网络中使用华为的IT部件发出警告,费向《商报》表示“民众的交通出行必须得到保障”,德铁应提高安全性,核查其网络中使用华为部件的风险。不过,德国交通部则认为并无问题。
报道称,国有德铁公司在2022年12月的一次招标中决定,将扩建数字基础设施项目的很大一部分委托给德国电信的子公司Business Solutions,而该公司使用华为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其驱动系统必须定期更新,安全专家担心可能会混入后门软件。
华为始终强调遵循最高安全标准。不过,中国的安全法则规定企业有义务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因此,德国情报部门对于德国经济界与华为合作持质疑态度。但德国联邦交通部则不认为有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据《商报》报道,交通部一名发言人表示,德国信息技术安全局(BSI)也并未对使用华为技术发出任何警报。
【原文出处:德国之声中文网】
3. 欧洲:特朗普主张撤除北海风力发电机
2025年1月13日获悉,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呼吁拆除北海的风力发电机,并批评英国对石油开采加税是非常大的错误,应重新开放北海资源,放弃风能发展。
特朗普的言论与全球能源转型趋势相悖。其在此前的总统竞选中多次嘲讽德国的风电发展,认为风能供应不稳定会导致经济崩溃。
德国能源巨头RWE已公开表达担忧,其在美国东海岸的风电计划可能因审批延迟而受阻。
中国企业已参与多起北海风电项目,包括国投电力投建位于英国的海上风电项目英奇角(Inch Cape)、明阳智能在德国北海海域Waterkant海上风电项目提供16台单机容量高达18.5MW的海上风电机组等,特朗普胜选增加了相关海上风电项目的不确定性。
【原文出处:德国《明镜》周刊】
4. 巴西: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投资下降明显
2025年1月13日获悉,巴西《环球报》报道,根据巴西光伏协会(Absolar)和巴西风能协会(Abeeólica)数据,2024年巴西太阳能和风能领域投资预计为604亿雷亚尔,相比2023年(946亿雷亚尔)降幅36.6%。其中,风能项目投资从350亿雷亚尔降至210亿雷亚尔,降幅40%;太阳能项目投资从596亿雷亚尔降至394亿雷亚尔,降幅33%。
协会有关专家分析其背后原因称:一是自2022年以来,政策因素导致监管市场中大型风电场的签约量大幅下降,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由市场,以太阳能为主的分布式发电市场大幅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合同签订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二是美元升值使相关进口设备成本上升,不利于吸引外国投资。
三是太阳能和风能间歇性强,需备用能源,目前巴西能源供需存在失衡,投资者担忧发电技术接近极限且储能困难。
【原文出处:巴西《环球报》】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南非:拉马福萨签署对跨国公司实施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的法案
2025年1月13日获悉,news24报道,拉马福萨总统签署了《全球最低税法案》,对跨国公司的征税方式做出了重大调整。该法案于圣诞节前夕在《政府公报》上公布,它将允许南非对那些缴纳企业所得税低于15%的大型跨国公司征税。
新法实施了全球反税基侵蚀(GloBE)模式的税收规则。GloBE规则于2021年发布,旨在对跨国公司赚取的国外收入实施最低15%的有效税率。
为落实15%的最低实际税率,南非根据全球最低税制规则采用了两项税收原则。即收入包容规则和国内最低补税。这些规定适用于在过去四个财政年度中至少有两个年度综合收入超过7.5亿欧元(144亿兰特)的跨国公司。
新的税收规则有望从跨国公司获得的利润中增加南非国库收入。在2024年预算审查中,财政部预测,2026/27财年,全球最低企业税法案将为财政贡献80亿兰特。
【原文出处:news24】
2. 中东:海湾国家或成未来可再生能源领域核心参与者
2025年1月13日获悉,科威特《火炬报》报道,新年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74美元,低于海湾国家预算预期。按照此价,沙特和科威特将出现温和财政赤字,而阿联酋、卡塔尔和阿曼将出现适度财政盈余。
该网站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尽管海湾国家预算石油收入有所下降,但不会发生巨额赤字,还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资金,且石油收入下降也可鼓励经济和金融改革,强化支出审查。
尽管国际能源署(IEA)在几周前的最新报告中提高了对石油产量和价格的估计,但今年石油需求似乎依旧不温不火。
报告指出,为了避免2008年能源危机的重演,未来海湾国家能源结构中必须引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能和碳储存等,雄心勃勃的战略性清洁能源项目可能会让海湾国家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原文出处:科威特《火炬报》】
3. 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投资者计划在塔什干州实施项目
2025年1月13日获悉,《乌兹别克斯坦日报》报道,据塔什干地区政府消息,一系列涉及中国企业的新投资项目将在努拉夫尚和安格连启动。努拉夫尚当地政府代表团与Extol Global Capital Pte. Ltd管理层及来自浙江省的其他投资者进行了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共同实施总价值1.06亿美元的项目。
在努拉夫尚,计划中的项目包括建立一个投资额为1250万美元的建筑材料集群,以及建造一个化妆品生产厂。此外,中国合作伙伴还打算在努拉夫尚商业城的商业区建造一个住宅区、一家酒店和一家餐厅。这些项目预计将创造2000多个新的就业岗位。
在安格连自由经济区,还计划实施多个由中国投资的工业项目。该市市长阿利舍尔·拉伊莫夫与来自湖南、安徽、山东和广东等省的投资者进行了谈判,并与安徽金鹏节能科技、英菲能源和Xintay等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根据协议,将在当地建立家具、门窗、滤水器、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系统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
【原文出处:《乌兹别克斯坦日报》】
4. 巴基斯坦:中国企业将在旁遮普省投资7亿美元建设智慧城市
2025年1月13日获悉,今日巴基斯坦报道,一家中国企业近期宣布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投资约7亿美元建设智慧城市项目。
这一消息是在旁遮普邦首席部长Maryam Nawaz Sharif在伊斯兰堡会见中国商务代表团时宣布的。
计划中的项目包括建立电子出租车服务以及在拉合尔的纳瓦兹·谢里夫 IT 城创建云和数据中心。旁遮普邦政府已承诺为这些举措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
此外,巴基斯坦还将开发第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为年轻人提供全球网上在线贸易方面的培训。
【原文出处:今日巴基斯坦】
二、 研究分析
1. FT:欧盟考虑应对特朗普关税“大棒”后中国出口商品转向欧盟问题
近日,FT中文网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尽管欧盟现行关税数量已增至2009年来最高水平,但相对总进口量来说,其贸易防御举措覆盖的进口商品要远少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贸易集团。欧盟曾是贸易多边主义的忠实维护者,一贯维护自由贸易规则,但在特朗普新任期关税政策威压下,欧盟不得不考虑中国商品出口从美国流向欧洲后将如何应对。
分析认为,中国目前占全球工业产出的30%,不论是从电动汽车等高端制造业,还是钢铁、玻璃纤维、番茄酱等中间品或消费品,中国商品输欧都将造成连锁反应,引发当地生产商和供应商担忧。其中,受需求疲软、高能源成本以及法规要求其投资以消除碳排放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承压最多。特朗普或将重启对金属征收关税,以保护其选民利益,欧盟钢铁行业面临重大抉择。
另一方面,部分希望通过进口中国价格相对低廉的原材料来降低自身产品价格的企业,则试图阻止对中国商品设置障碍。但任何贸易障碍均将在保护欧盟内部工作岗位的同时,造成成本上升,进而削弱其他行业竞争力,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和其他产业的利益。分析称,即使施加关税政策,中国企业也能通过在第三国设厂规避关税壁垒。
目前,欧盟已应代表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的商业游说联盟组织Aegis要求,在贸易调查启动时会自动登记进口商品来源。一旦后续需要,可直接追溯征收关税,从而规避在调查期间产生囤积行为进而造成价格上涨。欧盟或同美国重新展开关于“绿色钢铁俱乐部”谈判,该俱乐部允许成员国间进行免关税贸易,非成员国则需支付关税。欧盟曾因其与世贸组织规则不兼容而否决。在当前充满“敌对”气氛的环境下,欧盟高级官员暗示或将在规则解释上采取更灵活的方式。
【原文出处:FT中文网】
2. 土库曼斯坦商业网:罗贡水电站对中亚的风险分析
近日,土库曼斯坦商业网刊文,重点分析塔吉克斯坦罗贡水电站给中亚国家带来的风险。文中指出,罗贡水电站项目将为塔带来经济效益,但对生态和社会造成的影响需要从中亚可持续发展角度认真分析,与水资源保障、生态系统稳定、地区安全等相关的问题已成为关注焦点。
农业是中亚地区经济最重要的内容,必须重视罗贡水电站对农业的影响。水电站大坝建设而形成的淹没区涵盖了大面积耕地和植被,瓦赫什河和阿姆河水位变化可能会进一步压缩下游耕地面积,农作物生长季节将面临灌溉用水短缺问题,因此造成农作物减产,并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阿姆河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的主要饮用水来源。由于罗贡水电站的建设,阿姆河水位下降,将直接影响沿岸国家数百万人的用水,导致卫生条件恶化,并加剧社会紧张局势。
阿姆河在充盈咸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咸海的生态系统因支流减少而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专家预测,河流水量持续降低将会加速咸海盐碱化和干涸的速度,并由此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地区不稳定性风险增加。
罗贡水电站在地震活跃区内建设引发了外界担忧。若发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大坝坍塌产生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包括大规模建筑毁坏、大量人员伤亡以及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不仅影响塔本国,还会波及周边国家。
国际合作在中亚能源基础设施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支持罗贡水电站建设,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世界银行和沙特发展基金等多个金融机构对塔提供资金支持。专家认为,这一大型项目的实施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在区域伙伴、国际金融组织和生态群之间寻求共识是重要方面。
在实施罗贡水电站等大型项目时,要考虑有效解决中亚水资源和能源问题的替代方案。国际分析专家指出,尽管罗贡水电站对塔具有经济效益,但生态系统、社会和地缘政治影响也必须重视,项目框架内的决定应顾及所有中亚国家的利益,可考虑拨出部分资金用于恢复阿姆河和咸海的生态系统,从而确保地区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原文出处:土库曼斯坦商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