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事务 >> 预警信息
返回

宁波企业“一带一路”境外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每周信息总第20期

发布日期:2024-09-14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日本:新日铁及同行敦促日本政府限制从中国进口钢铁

2024年9月6日获悉,路透社报道,日本钢铁巨头新日铁执行副总裁森喜朗(Takahiro Mor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钢铁企业正敦促日本政府考虑限制从中国进口廉价钢铁,以保护日本市场。

2024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出口增长24%至5340万吨,全年有望达到1亿吨。日本钢铁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6月,世界第三大钢铁生产国日本的普通钢铁进口量激增17%至132万吨,其中从中国的进口量增长了43%。森喜朗表示,随着中国国内需求每年下降约3000万吨,中国钢铁出口量可能进一步增加。

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都实施了贸易政策,限制中国钢铁进口。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日本市场就会出问题。“我们正在游说政府考虑采取包括反倾销税在内的措施。”但对于日本来说,任何限制进口的举措都是不同寻常的,因为日本在钢铁领域经常成为其他国家反倾销行动的目标。

【原文出处:路透社】


2.越南:国会财政和预算委员会建议取消小额进口商品增值税豁免

2024年9月6日获悉,卖家之家报道,越南国会于8月底召开会议,讨论了即将提交给第15届国会第8次会议的《增值税法》修订草案。议员们重点关注了小额进口商品的增值税征收问题。

越南现行法律规定,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的小额进口商品可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然而,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小额商品交易量显著增加,这引发了对现行免税政策的重新审视。财政和预算委员会主席Le Quang Manh指出,其他国家已取消小额进口商品的增值税豁免,以保护税收来源并确保国内生产和进口商品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基于此,委员会建议修订现行法律,取消小额进口商品的增值税豁免。

在会议中,越南国会议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些代表支持取消免税政策,尤其是针对商业用途的小额进口商品;另一些人则主张区分不同情况,例如对于个人携带入境的物品可以考虑维持免税。根据财政和预算委员会的报告,若将免税门槛设定为年营业额2亿越南盾,预计可减少约62万个需缴税的企业和个人,国家预算收入也将相应减少。因此,委员会提议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免税门槛,并允许国会常务委员会根据社会经济状况适时调整。

【原文出处:卖家之家】



3.德国:电子电气协会吁政府加强对中国电商执法力度

2024年9月6日获悉,德国电子电气行业协会(ZVEI)发布报道,该协会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买家认为在中国电商Temu购买的产品通常不符合欧洲法规,五分之二有过糟糕体验,七分之一表示很快就损坏,十分之一称甚至无法使用。

报告显示,72%消费行业成员表示已经受到Temu等平台在欧洲市场活动影响,几乎所有公司(92%)认为因此而前景进一步恶化,称Temu等平台产品缺乏安全性(92%)、合规性(80%)以及含有违禁物质(64%)等问题。

ZVEI小家电贸易协会主席兼德国德龙公司董事总经理苏珊娜-哈林(Susanne Harring)表示,应批判性地看待该平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销售寿命极短的廉价产品,往往不提供可持续的售后服务,且违反产品合规性以及缺少或伪造安全标志(例如CE标志),明显存在对竞争法的违规行为。

ZVEI消费者部门经理卡琳·查尔顿(Carine Chardon)表示,根据欧盟数字服务法案,Temu已被归为“超大型在线平台”,运营商必须尽快提交风险分析,若违规必须受到一致的惩罚。政治家和当局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市场监管和海关有必要做好准备,以便尽早采取有效行动应对消费者风险,确保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公平竞争。

【原文出处:德国电子电气行业协会】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日本:旭化成寻求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

2024年9月6日获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其在华业务布局。尽管有些企业在考虑缩减或退出中国市场,旭化成却在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探索新业务机会。5月下旬,旭化成参加了在澳门举办的“Beyond Expo”科技展会,展出了其独特的透明树脂材料“AZP”。AZP具有极低的双折射特性,使光线能够直线穿过,这使其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设备的镜片制造中具有巨大潜力。旭化成希望通过这次参展,向中国市场的科技企业推广这一新材料。

尽管中国的商业环境日益严峻,但旭化成看中了中国市场反应迅速的优势。该公司认为,在中国市场,可以更快地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获取市场反馈并迅速调整策略。此外,尽管包括汽车制造和钢铁业在内的许多日本企业正在缩减在华业务,但一些技术创新领域仍然有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潜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广东省深圳市,已经成为许多科技企业的集聚地。

总体而言,尽管中国市场面临挑战,日本企业在调整其在华业务战略的同时,仍有机会在VR、AI等前沿科技领域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原文出处:《日本经济新闻》】


2.土耳其:希望对华合作开发和提炼电动汽车所需的稀土矿

2024年9月6日获悉,彭博社报道,土耳其正在寻求与中国合作开采当地一处稀土矿藏,旨在提升对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的吸引力。

土耳其希望该举动有助于吸引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企业在当地生产电池。在此之前,比亚迪已与土政府达成协议,将在该国生产电动汽车。

土耳其工业和技术部长法提赫·卡西尔(Fatih Kacir)表示,土耳其希望从电动汽车的原材料到成品以及电池的整个供应链中都发挥积极作用。消息灵通人士称,土耳其能源部长巴伊拉克塔尔将率领一个代表团在十月份出访中国,寻求中国企业帮助土耳其进行稀土的开采和提炼。

由于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制造商正在寻求以更好的方式进入欧盟。考虑到土耳其与欧盟签有海关协议,除比亚迪外,奇瑞汽车、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也与土耳其进行了单独谈判。

【原文出处:彭博社】


3.巴基斯坦:考虑在中国支持下建立制药经济区

2024年9月6日获悉,samaa.tv报道,巴基斯坦正考虑在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金融中心的协助下,建立“医药经济区”,推动医疗旅游,吸引医药行业投资。

巴政府打算通过该项目打造一座医疗健康城,提供全面的医疗设施。巴基斯坦已经在中巴经济走廊下建设经济特区,其中一个区域可能专门用于制药业。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鼓励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进入制药行业,并促进医疗旅游。该项目有望促进中国对制药区的投资,从而有可能改善巴基斯坦的医疗保健行业。

为了吸引投资,政府还考虑放开医药产品的价格管制。卫生部已被指示与巴基斯坦药品监管局和工业部合作制定可行的价格制定策略。

巴卫生部还被敦促在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后立即制定行动计划以完成该项目。在特别投资促进委员会(SIFC)的支持下建立“制药区”被视为加强巴基斯坦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结构的积极一步。

【原文出处:samaa.tv】



二、研究分析

1.《南华早报》:标普评级发现对华“脱钩”对亚洲影响有限

近日,《南华早报》报道,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表示,迄今为止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的尝试对亚洲的影响有限。尽管美国高调尝试将供应链从中国脱钩,但预计中国在全球出口中的地位不会大幅下降,而且从这一过程中受益的亚洲国家比通常认为的要少。

报告认为,总体而言,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表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占比变化很小。

标准普尔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市场的进口份额在过去六年中有所下降,但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使中国在全球市场份额中保持略高水平。与供应链迁移至工业部门欠发达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工业分布非常广泛,拥有“专业供应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地方政府的便利化措施,仍然具有吸引力,而迁移至工业部门欠发达的经济体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和更高的成本。例如,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仅取得了“温和”增长。

尽管截至2024年6月的一年中,印度在亚洲和墨西哥总出口中的份额从六年前的4.8%上升至5.2%,但这一增幅仅为中国同期增幅的十分之一。自2022年以来,中国在亚洲和墨西哥的FDI总额中的份额均大幅下降,但新兴市场整体的增长有限,其中印度的份额在六年内下降,而墨西哥的份额基本保持不变。

报告认为,虽然中国工厂外迁将影响其经济,进而影响其对亚洲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但贸易和投资限制不断增加所造成的不确定性也对该地区的信心和投资造成压力。这意味着,与中国脱钩后,亚洲的赢家比通常认为的要少。

【原文出处:《南华早报》】


2.国际商会(ICC):就单边贸易措施系统性风险发出警告

近日,国际商会网站发布消息,就最近主要经济体在关键产业部门采取的一系列单边贸易措施所构成的系统性风险发出警告。

国际商会秘书长约翰·丹顿表示,“我们深感关切的是,最近对钢铁、铝和电动汽车的关税升级,有可能助长针锋相对的单边贸易干预周期,最终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害。我们敦促各国政府考虑到一系列行业贸易限制措施完全可预见的激增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并相应地调整其应对国内产业和政治挑战的措施。”

“在这方面,至关重要的是,所有国家都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现有规则,无论是在实施贸易壁垒方面,还是在对贸易伙伴强加的任何新措施作出反应方面。如果要避免贸易领域的逐底破坏性竞赛,那么通过世贸组织解决经贸摩擦的必要性从未如此显现。”

“我们充分认识到,对国内补贴的担忧是一些主要经济体最近提高关税的关键因素。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应对这一挑战的真正路径在于各国政府最终就可接受的补贴制度达成全球共识——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加速绿色转型的补贴制度。简而言之,这是为所有人确保公平、稳定和可预测的贸易环境的唯一途径,而且,这是一个真正能够实现净零排放的未来的途径。”

【原文出处:国际商会网站】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