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事务 >> 预警信息
返回

宁波企业“一带一路”境外风险预警综合服务平台每周信息总第30期

发布日期:2024-12-05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及合作机遇

(一)全球贸易投资安全警示

1. 欧盟:关税替代方案正在讨论,否认与中国就电动汽车谈判达成协议

2024年12月2日获悉,《南华早报》日前报道,欧委会和中国政府正在讨论电动汽车关税替代方案,但欧方否认中欧即将就电动汽车谈判达成协议。

欧盟消息人士称,在多轮会谈中,双方在技术问题上取得“微弱进展”,但在价格承诺的“基本要素”上仍存在分歧,包括如何计算最低价格等。欧方正在考虑的选项之一是设定最低限价以提高中国电动汽车在欧销售价格,因为欧委会调查认为该价格因中国政府补贴而被人为压低。彭博社等机构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此前路透社报道称,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盟和中国就中国电动汽车关税问题“接近达成解决方案”。报道称朗格表示,“我们即将达成协议,中国可承诺以最低价格向欧盟提供电动汽车。”这一表态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电动汽车关税谈判中,欧盟谈判方为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而非欧洲议会方面。

据另一位了解情况的外交官表示,欧盟27大成员国也没有收到任何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的通知。

【原文出处:《南华早报》、路透社等】

2. 墨西哥:迫于美国与加拿大压力,将修改法律以移除中国产零部件

2024年12月2日获悉,美联社报道,近期墨西哥因涉嫌成为中国零部件和产品进入北美市场的渠道而备受抨击。

由于担心美国竞选成功的特朗普政府或加拿大特鲁多政府借此将墨西哥排除在《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外,墨总统辛鲍姆宣布,墨政府已启动工作,要求墨企业自身或通过与北美企业合作在墨生产大部分产品,从而替代中国产零部件。其表示,自2021年全球供应链危机以来,墨政府一直在推进该项工作,但并不容易。

文章称,美国汽车制造商基于自由贸易协定将工厂迁至墨西哥,为墨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但同时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甚至整车可能会利用协定对北美出口,进一步空心化美国汽车产业,因此表示强烈不满。

鉴于2026年《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将进行第一次审查,墨现任政府正在参照协定内容加快修改国内法,以确保符合协定的最低要求。

【原文出处:美联社】

3. 阿根廷:2550厂牛肉输华违约反响强烈,早前中驻阿使馆有预警

2024年12月2日获悉,阿根廷《农村报》报道,阿牛肉出口企业2550厂(FRIGORIFICO GENERAL LAS HERAS S.A.)对华70货柜牛肉未履约事件,近期引发阿业界强烈反响震动。

报道称,该厂未能按期交付70柜输华牛肉,这一违约行为不仅影响了中国进口商切实利益,也对阿牛肉出口声誉和国际信誉构成挑战。

2550厂企业主马丁内斯称,自2024年初以来,由于阿根廷货币汇率贬值幅度远落后于国内通货膨胀率,致使该企业遇到经营问题进而影响肉类加工及交货效率,声称2550厂不是唯一一家在交货方面存在问题的肉类加工厂。

日前,中国驻阿使馆网站已发布“关于审慎选择阿根廷牛肉出口商的预警”,称“为更好促进中阿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两国企业在开展进出口贸易中的合法权益,”提请中国自阿进口牛肉企业在同阿经销商或厂商签订合同时,务必核实阿方是否具备输华牛肉资质,提前做好相关企业信用调查,规范操作流程,以免陷入商业纠纷。

【原文出处:阿根廷《农村报》】

(二)全球贸易投资合作机遇

1. 柬埔寨:2025年推出发展规划,重点推进沿海工业物流

2024年12月2日获悉,《柬中时报》报道,洪玛奈总理透露,柬埔寨政府计划于2025年启动一项经济发展规划,聚焦沿海四省工业和物流领域的发展,以加速国家经济增长并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沿海四省包括西哈努克、贡布、白马和国公省。洪玛奈指出,该规划将首先在西哈努克省实施。

洪玛奈指出,沿海地区具有显著的经济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工业和物流领域。政府将通过发展规划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

据洪玛奈透露,该发展规划预计2024年内完成制定,并将于2025年全面实施。首先将在西哈努克省落地,着重推动西港从单一旅游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型。

洪玛奈还提到,在日本政府支持下,柬埔寨政府已投资近10亿美元,用于分四阶段对西哈努克港口进行升级。西港深水港不仅提升了港口的吞吐能力,还为吸引国际制造业和物流业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政府计划通过灵活调整贸易和就业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入驻沿海地区,从而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和提高国家经济收入。

洪玛奈同时回顾了《2024年西哈努克省投资促进特别项目》的成效,并承诺将尽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包括未完成的建筑项目和基础设施短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政府宣布推出《2024年西哈努克省投资促进特别项目》,鼓励国内外企业到西港投资,以促进当地经济和工商业活络。截至2024年10月,共有165个项目获得批准并享受特殊优惠,包括85个“烂尾楼”项目、61个新投资项目和15个扩产项目,显示出西港在投资市场上的潜力和活力。

【原文出处:《柬中时报》】

2. 巴西:巴西电信找到“星链”平替,与中国卫星公司签署MOU

2024年12月2日获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巴西通信部长儒塞利诺·菲略表示,巴西找到了马斯克的“星链”卫星通信服务的替代品,已与中国的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Space Sail,垣信卫星)签署提供卫星网络服务的协议。

巴西新闻网“G1”援引菲略的话说:“垣信卫星会尽快提供卫星服务。”他表示,垣信卫星已经有40颗在轨卫星,还计划在未来14个月发射648颗。“据报道,到2030年,这家公司送上轨道的卫星可能达到1.5万颗。

巴西电信公司(Telebras)与垣信卫星签署的提供卫星网络服务的协议为初步协议。“我们签署了意向备忘录,为启动谈判做准备。”巴西电信公司总裁Frederico de Siqueira Filho说,“我们提供基础设施,用于评估他们(垣信卫星)在巴西开展工作是否有意义。”

据悉,巴西政府提议垣信卫星利用位于巴西东北部的军事航天基地部署卫星系统。

据早前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中国卫星互联网业务“千帆星座”负责人郑杰(音译)与巴西电信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研究卫星互联网的需求。郑杰表示,“千帆星座”计划2026年开始在巴西开展业务。

巴西通信部电信司司长Hermano Tercius曾表示,巴西政府在试图找到“星链”的替代品,刺激卫星通信服务领域的竞争,因为政府想保障大多数国民能够使用互联网。

据彭博社报道,马斯克的公司仍是巴西卫星网络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市场占比达46%。

【原文出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3. 越南:首个医药生物产业园区预计在太平省2025年开建

2024年12月2日获悉,越通社报道,越南太平省人民议会日前批准了在该省琼富县建设生物制药工业园区的规划。2023年4月,该园区签约。

该工业园的总成本为3.8万亿越南盾(1.495亿美元),占地334公顷,横跨Trang Bao Xa,an Vinh和Dong Hai三个县,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

该园区将是越南首个此类园区,重点生产药品和医疗设备及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出口。预计它将为越南医疗保健部门的整体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该园区将包括研发机构、生物技术区、仓库、物流中心、展示医疗药品的商业区,以及制药生物行业初创企业的培训和孵化区。预计投入运营后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从现在到2027年将吸引8亿美元的投资,从2028年到2030年将吸引12亿美元的投资。来自美国、韩国、瑞士、德国和印度的一些制药公司已经表达了在园区建厂的兴趣。

该园区的发展是越南国家战略和计划的一部分,该战略和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发展制药工业和国内生产药材,也是经政府总理批准的太平省2021-2030年发展计划和2050年愿景的一部分。

越南卫生部表示,这是吸引生产投资、技术转让发明药物、高科技制剂、疫苗、医疗生物制品、高价值生物医药等重点项目之一。越南全国预计将形成至少2个医药生物产业园区,除北部的太平省医药生物产业园外,未来中南部也可能有类似项目。

目前,越南药品市场规模约为60-70亿美元,每年增长约10.6%,国内生产约占药品成本总值的45%,2022年人均药品支出约75美元,比2002年增长10倍。近年来,越南经济持续增长,人口规模接近1亿,同时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医疗健康需求的激增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凭借稳定的经济环境、政策支持和市场潜力,越南正成为全球医药企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中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的优选之地。

【原文出处:越通社】

 

 

二、研究分析

1. 《日经亚洲》:特朗普贸易立场推动亚洲国家区域联盟

近日,《日经亚洲》报道,分析人士称,亚洲国家正在对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言论作出回应,更加重视旨在促进没有美国参与的跨国经济合作的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

特朗普于2024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第二任期后,将关税作为其竞选活动的基石,承诺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高达20%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

在最近于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论坛上,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供应链变得越来越脆弱,21个成员经济体的许多领导人呼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与秘鲁签署了更强有力的贸易协定。印度尼西亚与加拿大达成贸易协议。新加坡总理强调了恢复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目前仍在就该协议进行谈判。

多边区域经济伙伴关系

Hinrich Foundation贸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尔姆斯在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表示:“这将帮助我们管理全球体系崩溃所造成的一些混乱和损害。”

RCEP是一项涉及15个亚太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协定,经过八年的谈判,于2020年11月签署。这些国家合计占全球GDP的约30%。

2017年,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由日本主导修订后的协议。该协定更名为CPTPP,由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越南等11个成员国组成,目前正进入第六个年头。2018年至2021年期间,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了5.5%。英国于12月加入,而中国也表示有兴趣加入。

鉴于特朗普的反全球化立场,分析人士建议日本应扩大CPTPP,增加成员国并深化与欧盟的合作。

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的中国代表表示:“说到底,我们有很多贸易伙伴。”然而,中国自身的经济政策可能对区域贸易合作带来挑战。

咨询公司AsiaDecoded创始人普里扬卡·基肖尔强调,中国必须促进国内消费,增加进口,以加强区域贸易。基肖尔对《日经亚洲》表示:“中国在支持该地区的外部需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中国想成为区域内贸易的冠军,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美国提高关税可能会对亚洲经济体造成严重打击,尤其是贸易与GDP比率超过100%的经济体,如新加坡、香港和越南。目前,只有新加坡和韩国与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

关税由美国进口商支付,并由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收取,这些增加的成本往往会转嫁给消费者。然而,关税也会削弱外国出口商的商品竞争力,从而损害其利益。

据复旦大学经济学家杨洲(音译)的研究,仅2018年,中美贸易战就给中国造成了350亿美元的损失,给美国造成了150亿美元的损失。

监测世界贸易政策的独立组织全球贸易预警(Global Trade Alert)一项研究探讨了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失去美国市场准入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国家平均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建立新的贸易伙伴关系。

对于泰国等国家来说,这一时间可能延长至24年,因为它们将贸易转向中国、欧盟、越南和日本。对于韩国来说,可能要到2038年才能完全取代美国成为其贸易伙伴。

【原文出处:《日经亚洲》

2. CSIS:美或视铜为关键矿物,拉美成铜业竞争主战场

近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的相关分析报告称,拉丁美洲累计开采了全球近一半(46%)的原铜,是各大洲中占比最大的,具有巨大的采购潜力。智利和秘鲁铜储量全球最大。

一、中国在铜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过去二十年,拉丁美洲的铜出口量一直在增加,但大部分销往中国。中国已从战略上确保从智利增加原铜供应量,以满足炼铜厂的需求并满足基础设施和能源行业产生的巨大国内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利用各种外交方式与智利合作。中国从智利进口的原铜占其总铜进口量的近三分之一(31%)。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也类似。即使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墨西哥也依赖中国采购其铜矿石。2021年墨西哥94%的铜出口到中国,不到1%的铜出口到美国。

中国通过与位于拉丁美洲的国际矿业公司达成战略性长期承购协议,确保了原铜的长期供应。智利、秘鲁和墨西哥是中国最大的原铜供应国。拉丁美洲铜矿的稳定供应助推了中国在铜精炼领域的主导地位。尽管中国仅拥有全球铜储量的4%,但精炼铜产量却占全球的45%。

二、未来拉丁美洲铜生产潜力最大

拉丁美洲不仅是领先的生产国,而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已知铜矿床,因此未来生产潜力最大。2023年,全球近一半(45.9%)的铜矿勘探预算投资于拉丁美洲。2023年,铜矿投资占智利采矿业总投资的82%,或占全球所有勘探总投资的11%。对铜矿勘探的关注由市场需求驱动;铜价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阿根廷目前没有任何大型生产铜矿,也不出口任何铜。然而,目前有34个项目处于勘探、目标概述(高级勘探)、范围界定、预可行性、可行性和储备开发阶段。美国公司可能先于中国公司与阿根廷签署长期承购协议。

三、美国或将加强与拉丁美洲国家铜供应链的合作

就铜而言,美国希望拉丁美洲可以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因为其储量巨大,地理位置近。美国迫切需要扩大铜矿勘探和矿山开发,以防止供应短缺。将铜供应从中国转移并建立从拉丁美洲到美国的直接供应线,将需要西方企业与中国以外的加工和制造公司签订长期承购协议。

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快了降低拉丁美洲矿业项目风险和资本成本的步伐。额外的优惠融资、股权和风险保险以及其他降低风险的工具可以激励对整个采矿生态系统的投资,包括水、能源、道路、矿山、加工和制造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投资。美国支持的项目还可以通过提高严格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来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社区的负面影响。

四、美国可能将铜添加到关键矿物清单

铜并未被列入美国《通胀削减法》用来确定资格的关键矿产清单。这限制了对智利、秘鲁和墨西哥等铜矿资源丰富国家的投资激励。将铜列入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清单可以为拉丁美洲国家打开大门,让他们受益于未来美国对国防技术、传输基础设施和半导体的激励措施,并向私营部门发出强烈信号,表明美国政府优先考虑铜。

美国激励西方私营部门参与铜产业活动需要采取三项关键措施:第一、支持与正在开发的项目签订长期承购协议。第二、利用优惠融资、股权和风险保险等降低风险的工具。第三、将铜添加到美国地质调查局关键矿物名单中,使其能够享受当前和未来的激励措施。

【原文出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