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服务 >> 商会活动
返回

欧盟出台《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中国电池制造业及电池应用行业如何应对?

发布日期:2023-12-0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北京时间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通过《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Regulation on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以下简称《新电池法》),由欧委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起草,经欧洲理事会(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和欧洲议会(The European Parliament)审议批准,并在欧盟官方公报(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上发布20天后生效。按照欧盟立法规定,条例(Regulation)针对欧盟机构和所有成员国政府,其权利与义务直接适用于欧盟公民,而无需转化成成员国的国内法律。因此,《新电池法》在生效后将直接适用于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公民。

《新电池法》致力于实现欧盟市场内所有类型电池的制造商、生产商、进口商和分销商在电池标签、回购管理和供应链尽职调查等方面做出重大改变,旨在提高电池的质量和环保性,确保其在生产和使用阶段都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了对所有在欧盟出售的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包括了新能源动力汽车,以及诸如手机、电脑等电池应用行业;强调废弃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确保电池制造商和销售商遵守法规要求,提供准确的信息并负起环保责任。

在这项新法规中,有三点值得各大电池厂商重点关注:

设定了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即针对便携式电池、轻型车废旧电池、工业电池、SLI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新电池法》给出了不同阶段的回收目标;

电池生产商须提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企业需根据相关标准收集并计算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包括上游原材料、产品生产、运输、报废和回收;

提供电池数字护照和二维码,涵盖电池的容量、性能、用途、化学成分、可回收材料等信息。

欧盟出台的这项法案,为中国电池出口设置了门槛,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电池制造商若要在欧盟市场销售电池,将必须满足更严格的环境和尽职调查要求。

一、《新电池法》对电动车、手机、电脑等电池应用行业产品出口有何影响?

(1)碳足迹披露

《新电池法》要求电动汽车电池、轻型交通工具(LMT batteries)和可充电工业电池(2KWh以上)强制披露碳足迹,并要附上声明和标签,包括与制造商有关的管理信息、有关声明适用的电池信息、电池制造设施的地理位置、电池碳足迹(kgCO2-eq./kWh)、各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足迹、电池的欧盟合规声明标识编号,以及获取碳足迹声明结果的支撑研究公开版本的网络链接。根据《新电池法》,出口欧盟市场的电池和电动汽车,必须要完成符合欧盟PEF标准的电池碳足迹认证。这对于中国的电池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比如碳足迹声明要求企业需要全面搜集、计算及披露其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由于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较少,以及目前的数字化工具和标准不够成熟,国内也没有统一的碳足迹披露平台,这无疑增加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由此可见,产品碳足迹正在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关键之一,欧盟PEF也很有可能渗透到全球产业链,逐步成为碳足迹全球标准。

根据《新电池法》,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电池护照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记录和公开大量的产品信息,还要在人才、技术、供应链、商业模式等方面加速创新,增加了运营负担。

(2)电池回收

《新电池法》强调了电池的环保和可持续性,其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是生产商必须负责电池的回收。这意味着电池厂家不再只承担三年的质保责任,而是要负责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一要求增加了电池厂家的成本,对电池应用行业产品的出口也有重大影响,以电动汽车为例,根据该法规,销售电动汽车的经销商需要承担对动力电池的回收责任。这个要求使得经销商在考虑进口中国电动汽车时更加谨慎,可能会降低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意愿。由于中国尚未有明确的可再生原材料使用认定机制,电池回收行业还处于野蛮生长期,仍未形成一定的行业标准,适应电池法可能面临供应链的大幅调整,给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增加了合规难度,可能影响中国电池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地位。

(3)电子产品中的电池

该法案中提到的一项针对电子产品的措施也受到广泛关注,即所有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包括电动滑板车电池,以及手机、电脑中的电池等,应当使消费者可以轻松拆卸和更换。对于手机制造商而言,这一法规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可更换电池的设计可能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和复杂性。制造商需要在保证电池更换便捷性的同时,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受影响。为了适应欧盟的相关规定,厂商们可能也会做出取舍,会为欧洲用户单独设计手机样式,不过这样也会增加厂商的生产成本。

二、对于电池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如何认定国内购买的绿电,是否该部分电能消耗对应零排放和零碳足迹?

欧盟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覆盖水电,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里也明确包括水电,但国内绿电交易目前只覆盖光伏和风电两种发电形式,操作层面水电尚未纳入其中。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的《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1]相关要求,以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上网电量为主,条件成熟时,可逐步扩大至符合条件的水电。

目前,绿证主要记录买方认购时间、数量等信息。买方在认购后,如何使用、电量何时视为用尽使得绿证失效、绿证注销等状态都无法追踪,因此存在不确定性。[2]虽然国内部分省市明确了绿电使用碳排放为零的通知,但无论欧盟的碳关税或是《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都还未明确绿证的作用,即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来抵消碳排放。国际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具有独立的追溯系统,与国内绿证系统的标准和机制不一样,所以理论上,两个独立的系统无法互通。

三、据悉,锂电池产品需要按批次对应出碳足迹报告,此处的“批次”如何界定。换言之,按照什么标准来触发新的碳足迹核算和报告出具?

企业披露电池产品的碳足迹需要按照电池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区分,即原材料获取和预处理、主要产品生产、分销、报废和回收阶段。碳足迹声明至少包含下列信息:

(a) 有关制造商的管理信息;

(b) 电池型号信息;

(c) 有关电池制造厂地理位置的信息;

(d) 电池的碳足迹,以电池在其预期使用寿命期间提供的总能量计算每千瓦时的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 CO2 e/kWh);

(e) 电池的碳足迹根据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区分;

(f) 电池的欧盟合格声明的识别号;

(g) 一个网络链接,可访问公开版本的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碳足迹值。

四、锂电池制造企业如何能快速合理的掌握碳足迹披露节点,以及制定更好的降低碳排放策略?

《新电池法》对碳足迹披露的要求如前文“一、(1)”中所述,建议企业根据电池用途、性能、原材料含量等进行分类,以确定碳足迹披露的时间节点。

建议企业根据电池用途、性能、原材料含量等进行分类,以确定碳足迹披露的时间节点。

五、跨境电商平台上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新电池法》提到商家合规、平台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样的情况下,希望对电商平台的有效应对提出建议

电商平台作为一个中介平台,其应当承担平台管理责任,即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商家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商家的合法性和信誉度。如果发现商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下架商品、关闭店铺等。同时,平台还应该加强对商品信息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根据《新电池法》,任何通过远程合同直接向位于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电池(包括电器、轻型运输工具或其他车辆中的电池)的生产商,无论是在成员国还是在第三国设立,应被视为法规(EU)2022/2065中定义的贸易商。网络平台提供者应当向生产者获取其注册地的生产者名册信息以及他们的注册号和自我认证,承诺遵守生产者的延伸责任要求。

建议跨境电商平台了解欧洲《新电池法》实施的具体要求,制定审查机制,根据销售者产品涉及的电池类型形式审查有害物质含量、碳足迹披露、电池护照及电池废弃管理等,避免因“电池贸易壁垒”造成的退货、赔偿等不利后果。如果发现商家存在不符合《新电池法》的违规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下架商品、关闭店铺等。同时,平台还应该加强对商品信息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商品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同时,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合规培训、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合规咨询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合规能力,也应对销售电池及电池应用产品的商家进行相关的合规培训。

●注释:

[1]《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制定的方案,于2021年9月正式批复。

[2]《欧盟未明确水电绿电属性或影响我国出口》,2023年月19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114417663167078&wfr=spider&for=pc

来源:大成律师事务所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