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贸促信息 >> 贸促动态
返回

2022中国(宁波)—RCEP成员国商协会经贸对接系列活动新闻通稿

发布日期:2022-11-03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11月2日下午,2022中国(宁波)—RCEP成员国商协会经贸对接系列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甬举办。活动由宁波市贸促会、宁波国际商会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支持,印尼中华总商会、印尼玩具协会、越南中国商会浙江企业联合会、越南纺织服装协会共同协办。

宁波市贸促会会长徐光宪、越南贸易促进局杭州贸易促进办公室首席代表武进雄(Vu Tien Hung)线下出席活动并致辞。印度尼西亚驻上海总领事戴宁(Deny Wachyudi Kurnia)、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主席张锦雄( Mr.Abdul Alek Soelystio)、印尼玩具协会会长赖接福(Lay Tjie Fu)线上出席活动并致辞。

戴宁总领事表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是由来已久的合作伙伴。两国的双边合作对于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BRI)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GMF)框架内的战略伙伴关系所带来的协同增效,双方均深感自豪。印度尼西亚将于今年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批准程序。该协定有望:(一)取消约92%的货物贸易关税,以促进经济一体化;(二)简化并加强海关程序;(三)使得服务业对外国投资者全面开放的比例达到至少65%;(四)引入跨境转移数据规则,包括减少数字交易指令;(五)使得所有15个成员国都采用不准进口商品清单,并将在市场开放方面作出高度承诺。根据我国贸易部的数据,2021年,印尼1215亿美元(非石油和天然气部门)的出口记录值中,约55%将流向其他14个RCEP成员国,而在印尼1176亿美元的进口值中,有69%也来自同一地区(不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协定,RCEP整合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具有巨大的解锁潜力。这必然将给企业带来希望,增加其信心。在未来,RCEP将带来许多机遇,如原始价值链升级、生产力提高、投资增加和贸易增加。

武进雄首席代表表示越南一向重视与中国的传统友好关系,促进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越中两国始终秉持“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越中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全球贸易低迷的背景下,双边贸易额仍持续攀升。越中贸易多年连续增长。2022年全球经济仍将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对越中贸易合作前景,我们依然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因为有许多因素被认为将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比如是:两国进出口货物结构的互补性依然很强;地理位置优势也是双方企业开展货物贸易的有利条件,可采取多样化的运输方式,包括陆路、海路、航空、铁路等;今年初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为双边贸易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遇;越南企业近几年来对各种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徐光宪会长表示,今年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之年,RCEP成员国“朋友圈”从年初的10国“建群”到目前的14国“携手”,得到了不断扩大。在全球化面临冲击、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遭受挑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宕延反复的背景下,各方共商共建、务实均衡、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自贸协定落地生效带来的红利正在不断释放和凸显。宁波市贸促会、宁波国际商会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宗旨,通过“双向互访、双边推介、承办活动、打造平台”,不断凝聚共识,搭建政府与工商界经贸交流的桥梁。近年来,在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上下功夫,扎实做好RCEP的推广实施工作,着力抓好自贸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签发工作,帮助企业全面掌握、熟练运用RCEP规则,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投资合作。今年前三季度,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127份,货值约7760.9万美元,预计可享受关税减免约77.6万美元,截至目前,已与9个RCEP成员国的18家商协会及经贸机构实现合作签约。

会上,宁波市贸促会分别与越南贸易促进局杭州贸易促进办公室、越南中国商会浙江企业联合会、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3家单位合作签约,并设立宁波市贸促会驻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联络处、驻越南(胡志明)联络处,为双方经贸交流搭建友好合作平台。

我市和印尼海外仓企业代表推介了海外仓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前景等内容,分析探讨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助力推动我市相关外贸产业实现共赢发展。

同期举办的两场平行产业对接会,分别围绕宁波市服装产业和玩具与婴童用品产业展开,通过事前对行业开展前提调研,了解境内外企业需求,实现了在对接会期间的精准配对。据悉,对接会上线上线下共有百余家企业实现对接洽谈150余场次,达成合作意向20多个。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