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事务 >> 预警信息
返回

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1年6月8日

发布日期:2021-06-08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印度尼西亚:酝酿推出税制改革议案

印度尼西亚财政部近日向国会提交了税制改革议案,印尼政府或考虑对碳排放征税。此外,据了解,目前印尼对数码公司和电子交易的征税公式计算已进入最后阶段。

 

●俄罗斯:1艘加工渔船暂停运输中国

6月5日,中国海关总署消息称,因从进口自俄罗斯1批次冻狭鳕鱼的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俄罗斯Seroglazka Collective Farm Fishery by V.I. Lenin进口申报1周。

 

●厄瓜多尔:1家水产品生产企业暂停输运输中国

6月5日,中国海关总署消息称,因从进口自厄瓜多尔1批次冻南美白虾的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阳性,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厄瓜多尔Operadora y Procesadora de Productos Marinos Omarsa S.A.进口申报1周。

 

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七国集团表示支持把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为15%

新华社伦敦6月5日电,七国集团成员国5日发表声明说,支持把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为15%,并将在改革国际税收规则、取消数字服务税等领域进行协调。

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4日至5日在伦敦举行。会议结束后,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要确保税收公平,特别是让企业在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市场缴纳更合理税额。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设置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将结束各国竞相压低企业税率的“竞赛”。

欧元集团主席、爱尔兰财长多诺霍会后通过社交媒体表示,欧盟方面将继续就国际税收规则与经合组织成员讨论。他强调,任何协议都必须兼顾小国和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据了解,部分欧盟成员国现行税率较低,对跨国公司具有一定吸引力。

另外,会议还讨论了数字服务税议题。近年来,英法等国针对社交平台和电子商务领域大型科技企业在本国经营活动征收数字服务税,引发美国不满。

七国集团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英国康沃尔郡举行。英国是今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

 

●外贸企业如何御风前行?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汇率“涨声”一片,引发海内外关注。Wind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去年高峰期的1:7.1升值到如今的1:6.36附近,升值幅度已超过10%。人民币汇率接下来走势如何?外贸企业又当如何化解压力、御风前行?

保持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今年人民币汇率受内在因素影响将走强,但受外部因素影响难以在现有水平上大幅上扬。”北京市金阳矿业首席分析师蒋舒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内外两大因素主导人民币汇率变化。内部因素主要是中国经济的状态,当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驱动力;外部因素则是美元汇率的趋势,从当前美元指数来看,由于美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持续的货币大放水以及多轮刺激政策使得美元不断贬值,直接导致了通胀加剧。

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人民银行将注重预期引导,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人民银行决定自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

对此,多家研究机构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失,继续大幅升值可能对出口企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央行此举释放了不会放任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信号。根据以往政策,央行调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每次调整1个百分点,此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为2个百分点,明显超出以往,彰显了央行调控的决心。

企业如何顺势而为?“一方面,随着疫情在美国延续以及美国经济复苏进程放缓,美元汇率下行;另一方面,在‘后疫情时代’中国防控疫情形势较好,各界对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蒋舒建议国内出口企业将汇率升贬视为企业经营日常面对的风险,学会运用远期和期权等避险工具适度降低汇率变化对企业主营业务的冲击。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部门存在一定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和进口部门有利。”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表示,由于处在产业和商业链条的不同位置,不同行业和类型企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不同。对于出口企业来说,由于产品在海外多以外币计价,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使产品海外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份额可能下降。此外,在疫情冲击和全球量化宽松政策背景下,人民币企稳回升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吸引国际短期资本和跨境热钱流入增加,对稳定国内金融形势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把握汇率升值的节奏和幅度,避免过快升值给国内实体经济和出口部门带来伤害。

王有鑫建议,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增加背景下,外贸企业增强应对汇率风险的主动性,根据市场变化适当调整境内外资产负债结构,严格控制外币敞口规模。一是综合考虑收付汇的币种、金额、时间等要素,合理匹配资产负债规模,及时调整内外币、长短期、浮动和固定债务的结构,保持“硬资产、软贷款”;二是规范合同管理,争取有利的结算方式和汇率锁定条款。如建立汇率补偿机制,就商品汇率变动与交易对手达成汇率调价机制,实现风险转嫁;三是合理运用金融套期保值工具,视情况综合使用外汇远期、外汇掉期、交叉货币利率互换等工具满足风险规避需求;四是在跨境投融资和进出口贸易中更多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对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利好,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提高了其国际购买力,有利于进口贸易,人民币资产升值会相对利好外债多、进口原料多的企业,造纸、房地产、电力、航空等行业是典型代表。对于百姓来说,出国旅游、留学、购物的换汇成本降低也会更划算。

 

●欧盟预防性重组框架指令对我国企业救援的启示

为消除欧盟内部不同国家在预防性重组、破产、清偿债务方面法律程序的差异,欧盟委员会2019年6月20日发布了“关于预防性重组框架的指令,债务清偿和剥夺资格的框架,以及关于提高重组、破产和债务清偿程序效率的措施,并修正(欧盟)第2017/1132号指令”,即欧盟2019/1023指令(以下简称指令)。指令建议到2021年7月17日,每个欧盟成员国必须在各自的破产和重组法律中纳入《美国联邦破产法典》第11章债务人占有制度,确保有生存希望的困境企业继续经营,诚实而无力偿债的企业家获得二次机会,同时缩短重组时限,提高重组效率。有评论称,该指令将从根本上改变欧洲重组市场未来的格局。

指令的基本要求及特征。为更早启动企业救援,指令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流动性测试后具有生存能力的困境企业,还扩大到债务人面临非财务困难,即对债务人到期实际或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造成真正和严重威胁的困难。

指令建议,通过债务人逾期支付的预警机制、公共或私营机构提供的咨询服务、警示信息,提示并敦促面临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尽早采取救援行动。同时,为避免恶意适用,债务人如果因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会计义务而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有在采取适当措施纠正之后,才允许其进入预防性重组框架。指令第4条还明确限制了债务人在某一时期内使用预防性重组框架的次数。

在重组过程中,与《美国联邦破产法典》第11章一样,债务人仍应继续经营控制公司,除非在某些情况下欧盟成员国认为有必要指定破产从业者进行协助。指令第5条明确,司法或行政当局可根据个案决定是否要任命破产从业者进行协助,在需要法院或者行政当局准许中止个别执行、需要法院强裁或者大部分债权人、债务人提出时,应当任命破产从业者。

值得关注的是,在重组过程中,可以中止个别债权人的强制执行。指令明确,中止个人强制执行的期限为4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2个月。所有债权类型,包括担保债权都纳入中止范围,但如果强制执行不影响重组、中止将不公平地损害这些债权人,则可排除在中止范围之外。此外,指令还规定了解除中止的条件,包括重组计划将不能达成、债务人或破产从业者的申请、国内法明确中止将使债权人受到不公平的损害以及中止将导致债权人破产。

重组计划的表决与批准。重组过程中,债务人可以提出重组计划,由受影响的各当事方讨论表决,并在法院批准后对所有债权人产生约束力。

重组计划的表决与批准一般包括以下关键要素:一是债权人要根据受计划影响的债权人是否有共同利益,将同一类别的债权人分为一组。重组中至少可以分为有担保债权人和无担保债权人两组。

二是由受影响的债权人对计划进行审查和表决。只有获得每个组别大多数有表决权的债权人同意,才视为通过该计划,具体同意的比例由各欧盟成员国决定。欧盟允许成员国将同意计划的比例提高到最高每个组别债权总额的75%。

三是法院确认重组协议时的审查标准。重组协议至少包括以下条件:符合指令第9条;同一组别的债权人受到公平对待;向所有受计划影响的各当事方发出通知;满足债权人最佳利益检验;在执行重组计划新的融资条款时,不会不公平地损害债权人利益。

四是当重组计划未得到各当事方同意时,由司法或行政当局根据债务人的提请进行强裁。强裁时审查的内容包括:除个别情况外,应当遵循绝对优先原则;重组计划遵循债权人利益最大化,任何持异议的债权人在重组计划下的处境都不应比其在清算情况下或者重组计划未获通过的下一个最佳替代方案中的处境更差;重组计划已经得到大部分组别的同意,至少有一组是担保债权组,或者是比普通无担保债权人高级别的组别,或者在其他方面受到影响或损害的一方,其中不包括股东或者清算时无法获得股息的任何一方。

欧盟指令对我国的启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都意识到,在纯粹的庭外重组和司法重整程序之间有一种混合性的救援程序,且国内运用及讨论较多的是预重整,但是预重整只是混合救援程序的一种类型,还有其他类型的救援制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借鉴。混合救援程序在美国主要表现为预重整的实践,而在欧洲则表现为破产前程序的推进,欧盟预防性重组框架指令即属于此种程序。破产前程序是指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后为避免破产,在正式的破产程序开始前,在法院或者官方机构的监督下实施的一项有约束力的解决债务危机的准集体清偿的计划方案。

有学者认为,破产前程序的核心是在纯粹的合同解决程序和正式的破产程序之间的某个范围内进行的一种计划程序。相比正式破产程序,破产前程序具有尽早进行救援、准集体清偿、司法有限介入、流程简化、保护债务人商誉等好处,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还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是正式破产程序的一种有益补充。欧洲比较典型的破产前程序除欧盟预防性重组框架指令之外,还有英国的自愿整理,法国和解制度、保护制度,意大利和解制度等。

当前我国企业破产法已进入修法阶段,破产前程序作为欧洲一种常见的混合拯救程序,可予以研究借鉴。破产前程序强调在企业的更早阶段启动救援程序,当企业出现困难但未停止支付时,或者停止支付尚未超过一定期限就可以启动,从而提高拯救成功率。破产前程序中,法院一般会根据申请中止个别债权人的强制执行、债务人延期偿付、指定监督人或管理人、暂停计息等具体举措,为债务人与主要债权人达成一致的计划方案,维护债务人财产的完整性提供制度保障。由于破产前程序种类多样,可以再细分为更早启动的简化的重整、和解制度、给予债务人偿债宽限保护等,每一项具体制度的设计取决于救援制度的主要目标、所要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困境以及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已有的法律制度、企业救援文化等等。


信息来源:商务部、中国贸促会、法制日报等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