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事务 >> 预警信息
返回

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1年3月11日

发布日期:2021-03-11
【字体:】  保护视力色: FFFFFF FFF2E2 FDE6E0 FAFBE6 F3FFE1 EAEAEF E9EBFE DAFAFE

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美国对中国产熟小龙虾实施自动扣留

2021年3月9日,美国FDA网站更新了进口预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因产品检测出李斯特菌,对中国安徽省无为市食品公司、江苏省盐城市亚欧海产有限公司的熟小龙虾产品实施自动扣留措施,预警编号为16-39。

 

●印度对涉中国2-乙基己醇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1年3月8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或进口自欧盟、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2-乙基己醇(2-Ethyl Hexanol)作出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建议继续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其中欧盟为45.47美元/公吨~113.47美元/公吨、印度尼西亚为45.67美元/公吨~127.82美元/公吨、韩国为15.55美元/公吨、马来西亚为56.63美元/公吨~107.30美元/公吨、美国为29.61美元/公吨、中国台湾地区为42.45美元/公吨。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编码29051620项下的产品。
原文:https://www.dgtr.gov.in/sites/default/files/FF%20NCV%202-EH_0.pdf

 

●比利时召回中国出口儿童服饰

近日,据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消息,因产品违反欧盟个EN 14682指令,比利时召回中国出口Zeeman儿童泳裤、儿童裙及儿童运动裤,警报号为A12/00297/21、A12/00296/21、A12/00295/21。
 
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英国:超112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威尔士中餐店突发谋杀案致华裔少女死亡

截至2021年3月7日,在过去24小时内,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177例,新增相关死亡82例,系自2020年10月以来首次降到100例以下。截至3月7日,英国超112万人完成两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3月5日,英国威尔士南部朗达镇一家中餐外卖店附近发生一起持刀袭击案件,造成1名16岁华裔少女死亡,2人受伤,尚不清楚这起案件是否为种族歧视引起的仇恨犯罪。
建议驻英国各地,尤其是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格拉斯哥、伯明翰、利物浦、卡迪夫等城市,中方人员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注意安全防备,随时留意当地媒体和社交媒体对各类安全事件、示威游行和疫情的最新报道,减少在少数宗派族裔聚居地、集会场所、购物中心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避免前往穆斯林移民社区、难民聚居地、族群冲突区、贫民区等高危区域,避免谈论宗教、民族、社会、政治敏感话题,以免遭受恐袭或警方行动波及影响。
 

●商务部部署开展全年消费促进活动

人民网北京2021年3月9日电,日前,商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好2021年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推进常态化促消费活动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通知》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严格抓好疫情防控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消费促进活动的常态化运行机制,统筹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强调,要围绕“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全面促进消费”的主题,打造消费促进新平台。一是把握四季消费特点、培育节庆假日消费热点、释放夜间周末周边消费潜力,因地制宜、贯通全年促消费;二是结合商务重点工作,汇聚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各类资源,商旅文体、吃住行娱多元融合促消费;三是强化线上线下合作,引入新技术、新平台、新场景、新业态,创新模式促消费;四是加强城乡互动、区域协同、内外联动,涵盖全域促消费。
《通知》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促进消费、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高度,谋划部署全年促消费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防疫安全、强化宣传报道、做好活动总结,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宁波外贸,新的一年“起跑即冲刺”

 “2021年1-2月,宁波进出口同比增长48.6%,比全国高出16.4个百分点。这个‘加速度’本身就足以说明,即使剔除了去年的低基数效应,宁波的外贸表现依然十分亮眼。”市商务局负责人指出。
作为中国外贸第五城,宁波是港口资源与开放优势的结合地。2021年度,宁波这张“开门卷”成色如何,牵动各界目光。
前天,宁波海关发布1-2月宁波外贸数据: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705.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6%。其中,出口额1114.2亿元,增长53.4%;进口额590.9亿元,增长40.3%。
批阅这张高景气“开门卷”,看的不仅仅是超速增长,更有总体企稳的来之不易和面向未来的决胜信心。
看物流 ——解“一箱难求”。“上个月,可以说是史上最忙的2月!所有的作业桥吊都在满负荷工作。”王蕾是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一集装箱公司海铁货运组主任,从年初到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盯牢控制中心大屏幕,统筹码头的生产作业,以保障来往的船舶顺利完成装卸。
今年前两月,公司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4.5万标箱,同比增长37.8%。忙碌背后,是宁波集装箱“一箱难求”问题的持续改善。
昨天,据浙江宁波港域集装箱空箱阶段性短缺问题工作专班透露,宁波港域今年累计进口外贸空箱140.58万标箱,周均进口外贸空箱15.62万标箱,累计靠泊进口空箱加班船40艘次。相比2020年第四季度的“一箱难求”,如今宁波集装箱出口之困已得到有效缓解。
回想去年10月的情形,余姚德昌电机销售总监方素萍还是心有余悸。当时出口形势一片大好,工厂天天“爆仓”,公司停车位已经全部用于堆放产品,平均每天需要出货四五十个集装箱,但当时各大港口普遍出现空箱箱源紧缺现象,有时加价叫号排队等位,都不一定能拿到箱子。
“当时,由于国外疫情反复,导致各大港口拥堵、船公司严重延误及国外拆空、回空速度大幅下降。大量空箱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积压,各港口‘一箱难求’,引发航运运价上涨,热门航线的价格甚至成倍增长。”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有效应对跨境物流中出现的缺箱问题,1月初,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当前跨境物流缺舱缺箱问题应对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引导船公司定向增加宁波口岸航线、运力供给,增开航线航班,增加加班船挂靠,加快船舶周转效率,从供给端缓解运力和舱位紧张问题,同时保障空箱供给,鼓励、引导船公司做好空箱回流工作,临时调配内支线和海铁联运的空箱缓解出口需求,鼓励引导宁波本地集装箱生产企业加大产能,进一步加快集装箱周转。
“我们还在降低查验比例、加快空箱查验流转、采取阶段性应急放行三项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空箱的无纸化审放工作,船边直卸、集卡直提以及春节期间通关作业保障工作。”宁波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1日至2月20日,宁波口岸进口空箱同比上升了30.8%,进口空箱箱量提升明显。
宁波舟山港集团则继续贯彻落实省、市空箱优惠政策,紧盯中远海、达飞、马士基、地中海、长荣等班轮企业,积极争取空箱加班船,吸引海外空箱回流。目前,宁波舟山港集团下属主要集装箱码头空箱堆存量已有24万标箱,空箱场地堆存率高达101.2%。
看服务 —— 一揽子保障。“往年腊月二十起,工人就陆续返乡了,过了正月十五才返岗,通常会有15%左右的一线员工流失。今年,我们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才放假,正月初七就开工,返岗率近100%。”乐歌常务副总裁茅剑辉说,在海外订单猛增之际,政府“就地过年”的倡议解了出口企业的燃眉之急。
在政府牵头下,不少企业制定了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个性化措施,让许许多多来宁波打拼的外地职工,在“第二故乡”宁波过了个喜庆之年。与此同时,“就地过年”有效缓解了以往在春节后制造业常常出现的用工荒、招工难问题,以往年后才能交付的订单均实现了正常交付。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外省职工留甬过年人数达129.5万人,较去年春节增加66.6万人;留甬率达51%,较去年春节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外地职工留甬率达到55%,71.6%的企业正月初十前复工,高于往年平均118个百分点。
出口贸易见到新气象,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和保障。今年1-2月,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在政策扩面上迅速开局,承保支持出口72.8亿美元,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54.0%和35.8%;累计批复海外买方信用限额2954个,金额合计17.2亿美元,限额满足率保持在85%以上;通过“甬贸贷”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保保单融资增信2.5亿美元。
当前,全球各地贸易复苏势头强弱不一,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托管的“甬贸贷”融资业务继续迎难而上,逆势发力,截至2月底,累计发放贷款企业180余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逾7亿元。“甬贸贷”风险池资金目前已实际到位1.28亿元。
“今年1月,根据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发布的新一轮‘甬贸贷’融资业务实施方案,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6家业务承办银行,力争新一轮业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过25亿元。”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入金融活水,解决发展瓶颈,“甬贸贷”力争在助推全市中小外贸企业提高效益、提升竞争力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看企业 ——正未雨绸缪。“政府指航向,开船靠老大。企业自己也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抚今追昔,卓力电器集团董事长张卓凡感慨万千。过去一年波澜起伏,外贸走势先抑后扬,从经营角度上看,企业有很多需要总结的地方。在他看来,最核心的一点是必须始终居安思危,主动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除此之外,中美关系、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资金成本、货物出运都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各种压力,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一大批“有灵气有活力”的宁波民营企业,正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构为契机,危中寻机,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20.8万吨!1月28日,我们交付了公司十几年造船史上载重吨位最大的一艘船。”中基宁波集团副总裁应秀珍告诉记者,此举直接奠定了公司外贸开门红。1月份,公司实现一般贸易出口额近1.5亿美元,加上这艘船船价近5000万美元,创造了中基宁波集团开年首月出口最高纪录。
作为宁波外贸的“领头羊”,中基宁波集团最为人熟知的是其作为贸易巨头,对于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殊不知,造船也是其一项隐藏的技能点。应秀珍说:“希望集团年年都有创新高的力量!”
放眼全国,外贸进出口逆势普增背后,更宏大的背景在于,今年1-2月,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生产、消费景气度回升,外需增加带动我国出口增长。今年以来,美欧制造业PMI指数维持高位。同时受益于财政刺激计划,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消费复苏,对我国产品需求增加。
那么,如何在这种复苏的态势下,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宁波的企业家显然有着自己的思考。
“资源整合,研发和工艺创新依然是我们公司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亚雪指出,今年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加速形成,与之对应,公司需要加强对人才结构的调整,比如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不但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直播现场的反应能力和视频制作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汇率波动、原材料的上涨、国际物流的放缓、集装箱短缺等一系列因素,对工厂的仓库和场地要求更高了。下一步,扩建厂房、配套设施的筹备等势在必行。
“今年,乐歌计划投入研发费用1.5亿元,做强线性驱动升降桌,力争把自主品牌业务占比提升到80%,同时继续择机购买海外仓,打造独具特色的跨境电商创新中心,为宁波300家以上企业提供服务。”乐歌董事长项乐宏意气风发。
“下一步,我们打算拓展供应链,减少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入,提高资金利用率,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减员增效,推进管理转型,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张卓凡已然做好了继续前行的准备。(记者 单玉紫枫 张正伟 孙佳丽)

信息来源:商务部、中国贸促会、人民网等


返回】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